母亲商量。”小皇子一边走一边思忖,娶郑氏女、朱荣女都是饮鸩止渴,郑家和朱荣都不可能全心全意辅佐自己。
他与其拉拢这两家,还不如拉拢太傅,太傅身为三朝元老,如果全心全意辅佐自己,未必不能跟朱荣抗衡。奈何太傅家中没有适龄的女儿,而且自己这注定勾心斗角的后宫,也不适合让太傅女儿进来,不然就不是结亲是结仇了。
小皇帝突然眼睛一亮,对了!他可以册封太傅为太傅!还可以让他当尚书令!外翁不是想当中书令吗?太傅中书令的位置就让给外翁好了,太傅当尚书令!
小皇帝越想越兴奋,又琢磨着还有哪家可以拉拢,他越走越慢,神色越来越沉,他想到了一家,但那家跟废太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小皇帝最恨的就是废太子,本能地不想提拔那家。
可那家实力也不错,还是太傅的姻亲,现在又是施恩的最好时机,小皇帝神色阴晴不定,他说是去找郑太后商量自己立后纳妃之事,但私下还是在花园里坐了许久才又去找了郑太后。
之后几天新帝的旨意一道接一道地下着,第一条旨意就把大家震得不轻,圣人居然册封沈清为太傅,同时兼任尚书令!这旨意一下,举朝哗然,沈中书这下是真正的万人之上了!
而郑中书却气歪了鼻子,他昨天才当上中书令,本以为自己能把沈清压下去了,却不想隔天自己外孙就册封沈清为太傅,并且兼职尚书令。
太子太傅和太傅都是虚职,太傅是正一品,太子太傅是从一品,但这两个官位不是仅仅差了一个品阶那么简单。太子太傅是很多文官在位时就能担任的虚职,而太傅则是三公之一,往往都是死后才追封的。
一般来说,一个文官如果得了皇帝信重,死后被追封太傅,那么皇帝肯定会赐谥号、甚至会让其附葬皇陵,这可是名留青史的美事!
一般来说但凡活着就担任的太傅的官员,不是权力大到可以控制皇帝的谋逆之臣,就是被皇帝宠幸重用之极的权臣。沈清显然不是谋逆之臣,所以他居然比郑中书更受新帝信任?
郑中书如何忍得下这口气?就连郑家都忍不下这口气!郑中书当即就要让老妻入宫去找女儿诉苦,但郑家的愤怒很快被另一道旨意安抚了下来——新帝立郑氏女为后。
其实话本子里皇帝娶母族表妹为后的事颇多,但现实却很少。一般来说一个家族可能会出几代皇后,但不大可能是连续,起码要隔开一代。
但现在朝廷的情况大家都清楚,新帝虽说是太子继位,名正言顺,但这皇位能不能坐稳还两说。他也只有牢牢把母族绑在自己船上,才不会马上落水。
郑太后对母亲王夫人说:“沈太傅没适龄的女儿,大郎也只能用册封太傅来拉拢他,不然他就准备立沈太傅女儿为贵妃。”
郑太后将王夫人哄得天花乱坠,王夫人回去跟丈夫一说,郑中书哼了一声,“沈清是没亲女,但他有侄女,他可以立沈氏女为后,我们郑氏女为贵妃,只要他让我当太傅、尚书令即可。”
一个后位跟尚书令比起来不值一提,郑中书压根不在乎入宫的郑家女儿地位如何,横竖又不是自己亲孙女。郑皇后为了拉拢自家三叔,让儿子立了自己三叔的孙女为皇后。
王夫人嗔道:“我们女儿在宫里已经够难了,你就别添乱了!”
郑中书神色铁青,他琢磨着沈清当太傅这事连圣旨都下了,肯定是铁板钉钉了,那么门下省还有两个侍中,这两个位置总能再安排一个郑家人吧?
郑家打着门下省两位侍中的主意,别的家族也打着,大家都透过各种关系走郑太后路线,想让郑太后考虑自家人。
郑太后有些犹豫,她私心是想让娘家人担任侍中,可儿子最近主张越来越大,郑太后并不是一个权利欲|望极大、想要控制儿子的太后,她更偏向夫死从子,她能感觉到儿子已经有了主意,她也不想参与儿子决定,她甚至欣喜儿子的决断,身为一个帝皇最不能的就是优柔寡断。
果然在沈清册封太傅后的第五天,门下省两位侍中的官职也定了,倒是如郑家人所想,新后的祖父担任右侍中,但左侍中却由陆远担任!这一旨意更是石破惊天!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
陆远当初是受了太子牵连才贬官去太原,老皇帝本来是想等儿子上位后,将陆远从太原调回来,却不想先帝小心眼,一直没理会陆远。
先帝是被废太子刺死的,所有人都以为陆家这次彻底完了,可没想到新帝居然不追究陆家的责任,反而提拔了陆远?
第189章 力缆狂澜(二) 杜氏投奔
“这小皇帝有点脑子。”镇北王这次没有急着回北庭, 而是一路上慢行,京城的消息都是直接送到他们手上,对于小皇帝上位后一系列所作所为, 他难得夸奖了一句,“不愧是你岳父教出来的。”
镇北王会提起沈清, 还是沈清给他的信中,提起了小皇帝随口戏言, 说是不想当皇帝了。这不过是亡国之音,镇北王并未放在心上,说是不想当皇帝,但真正要他们退位, 他们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