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唐村到处都是毛竹林,世世代代都靠毛竹和笋子吃饭,村里的小孩子会走路就开始学着剥笋子,手法不要太熟练,只见唐新岚拿了一把锋利的小刀,沿着春笋的侧面开了一道口子,然后唰唰几下,就把外面一层笋壳都褪下来了。
“哎呀!这笋壳里还有好多嫩笋衣呢?都不要啦?”一个家在本地的记者惋惜道,她们家每年这个季节也经常买春笋吃,头茬的春笋贵得很,她妈每次剥笋子的时候,都是很小心地从下面一层层剥上来,尽可能的保留每一片可以吃的笋衣,哪儿像唐新岚,一刀下去,再暴力一扯,春笋外面一层笋衣全给扯下来了!
“没事!咱们这的春笋多得都吃不完,明天你们上山也多挖点哈,我给你们搞个大号的饲料袋装回去,给亲戚朋友也分几根尝尝鲜。”唐新岚不甚在乎地摆了摆手。
省城菜市场里十几元一斤的春笋,在他们这里还真不算什么,勤快点的,这个季节上山挖一天,能赚好几百呢。
就这还挖不完,挖笋的速度跟不上春笋长大的速度,好些笋子还没等他们挖呢,几天时间就长成竹子了。
记者们:“……”
怪不得现在城里人都爱往乡下跑,吃得好不说,还能用最便宜的价格吃到最新鲜的食材。他们也好想在上唐村多住几天。
不过,话题也正好从眼前的春笋,延续到了上唐村的乡村旅游产业上。
记者的问题也问的很现实,这两年全国各地的民宿都在亏本甚至关门大吉,为什么唐新岚反倒在这个时候砸了几百万来造民宿?就不怕赔得血本无归吗?
唐新岚一听这话就知道记者们想听的是什么,大家本来就是半个同行嘛,想了想,她笑着开口解释道——
“也没啥好怕的,之前其他地方的民宿生意不好,也不是人家经营不善,主要还是受到这个疫情影响,但是现在大家都打疫苗了,各省之间的旅游也都开放了,我相信接下来国内的旅游业肯定会很快复苏的,咱们这些靠旅游业吃饭的老百姓,也能跟着过上好日子啦!”
这番话说得是真漂亮!记者们连连点头,又问她当初是怎么想到在上唐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毕竟这里既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历史古迹,就连个历史名人都找不到,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发展旅游业的前景。
“是这样的,我一开始其实是做直播卖土特产的,后来直播间的粉丝经常看我上山挖笋下河抓鱼,就问我能不能来村里玩几天。”
“后来我在粉丝群里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才发现,原来现在好多城里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热门景点了。说白了,难得放个假,大家其实就想换个环境清净几天,最好一觉睡到自然醒那种,而不是像以前那个,跟着旅行团,早上天没亮就要往景区跑。”
聊到这个话题,唐新岚忍不住吐了吐舌头,抱歉地看着记者们:“那啥,这期报道是为了咱们省内旅游业复苏吧?那刚才这段话帮我掐掉吧,毕竟旅行社和其他景区也要吃饭的哈哈。”
记者们也是一脸无语,小妹妹,要不要这么专业啊?搞得好像他们才是外行一样。
不小心拉踩了同行一把,接下来唐新岚说话就小心多了,绝不横向对比,只说他们自己村里的情况——
“虽然咱们村没有什么知名景点,但是来的人也少啊,这边环境也好,四面环山,全年空气质量都是优,不夸张,等明天早上你们拉开窗户就知道了,早上咱们山里的空气都是竹叶的清香,湿润润的。”
“而且村里可以玩的项目也挺多的呀,春天可以上山挖笋子、捡菌子、采野菜,夏天可以下河抓鱼摸螺蛳,晚上去河滩上打着手电筒翻螃蟹,还能下河去摸鹅蛋呢。”
“咱们山上有好几道山泉,野水潭也多,去年夏天就有一批粉丝过来玩过,大热天泡在野水潭里,泉水清洌洌的,比游泳池还舒服呢!还能吃到新鲜的农家菜和各种新鲜瓜果!”
“秋天可以进山,到咱们这的板栗沟村打板栗、摘香菇,到林子里找野果子。秋天山里的野猪也多,运气好的,还能吃到狩猎队抓到的新鲜野猪肉呢。”
“到了冬天,那好玩的可更多了!愿意往山里跑的,可以去挖冬笋、套兔子、挖葛根什么的,愿意在村里玩的,我们接下来会和村里一起打造几个民俗体验中心,可以体验我们农村的一些特色民俗活动,比如说做年画、打糍粑、熏腊肉什么的。”
“到了农历新年年底,我们还打算开几次土特产小集市呢,把这附近村子里的土特产全部邀请过来摆摊,愿意来置办年货的,还能顺便住两天玩玩,白天开集市,晚上就搞暖锅美食节,咱们本地的暖锅文化可受欢迎了!”
唐新岚说着说着就刹不住车了,记者们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村子,能玩的项目居然这么多,而且,要命的是,光是这么听着,就连他们自己也忍不住想带着家人过来玩几天了……要不,下回放假的时候安排一下?
反正唐家民宿挂牌价也不贵,普通双人标间,非周末一天380元,周末480,还包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