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要回成都?
倏然听到这个消息,蒋、费、董三人对视一眼,不禁露出惊疑之情。
半响之后,费祎站了出来,嗡声道:“陛下,安乐公好好的在长安呆着,有什么不好?非在折腾着回成都作甚,要是再被人利用了,那大汉好不容易安定的局面就又乱了。”
“陛下,臣也是这个意思?”董允跟着费祎出声。
成都是蜀汉的老根据地,刘备在此立都立国,暗地里的死忠粉不少,要是刘禅回了成都,再被人利用,那就真糟了。
“不过,陛下刚才说,安乐公身体有恙,水土不服,要是不答应,万一出了什么差驰,那这责任谁来承担?”
蒋琬想的和费祎、董允两人不一样,他想的是刘禅的身体本来就虚弱,加上肥胖症困扰,要是因为不服关中水土而得病身亡,那刘封刚登基就谋害刘禅的污言不会少了。
刘封一皱眉,蒋琬的顾虑,他也想到了。
现在他还不知道刘禅提出回成都,是他本人真实的想法,还是别有用意?
蒋、费、董三人想了半天,苦思无计,他们皆是朝堂重臣,行事一板一眼,让他们立即想一个安置刘禅的办法,着实有些难了。
刘封也不为难,在用罢晚膳之后,即让几位重臣离去。
术业有专攻。
在刘禅的问题上,陈祗这个四相中最圆滑的人,一定会给刘封一个满意的答桉。
陈祗这段时间很忙碌。
他先是到长安,力劝刘禅退位,手段虽然不堪光彩,但效果却是杠杠的。
在立下大功之后,陈祗被刘封任命为尚书仆射,也就是尚书台仅次于尚书令的次一级官员。
蒋、费、董等人年纪渐大,也没有刘封那样的道家仙术加成,要是哪一天病逝或老去,陈祗正好可以接一接班,不至于让朝堂因重臣损失而出现权力真空。
陈祗人在长安,在得到刘封召唤之后,急匆匆的乘船赶回洛阳,随着汉国疆域的扩大,渭水、黄河这两条水道,也渐渐成为汉国来往关中和司州的重要通道,而对面的魏国河东郡,则因为南下商贸断绝,水军实力低微,水路上的运输渐渐荒弃。
“陛下,臣斗胆,请谏将安乐公移置洛阳,理由有三:其一,洛阳为中原腹心,诸城之首,此地人才聚集,能者众多,安乐公若是到了洛阳,必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如此心情郁郁排解,病情自会好转大半。”
“其二,陛下登基,以洛阳为国都,征天下医者于太医丞,安乐公身体之恙,有诸贤医看治照顾,比起成都偏远之地,要更加的方便快捷。”
“其三,安乐公近日,独宠安乐王妃一人,要是陛下能和李婕妤说一说,游说安乐王妃来洛阳定居,则安乐王必然相随而来。”
陈祗给刘封出了主意,前面两个理由还算正常,一个是给刘禅找友人,一个是寻有本领的医者,第三个理由,则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安乐王妃,也就是之前的李昭仪。
李婕妤,就是刘封宫中的李幼娘。
刘禅现在对安乐王妃李氏视若珍宝,要是李氏提出到洛阳来住一住,刘禅就算心中不愿,也不会坚定的反对。
先骗刘禅来洛阳,等到刘禅来了洛阳之后,再投其所好,用新奇的事物吸引刘禅的注意力,帮助他从失去皇位的失落中走出来。
而刘禅身在洛阳,就在刘封的眼皮子底下,也就不需要太过担心,他会被异心之人利用。
陈祗的这个主意一环扣着一环,瞄准靶向很是精准。
“嗯,婕妤那里,朕自会与她说项,安乐公来洛之事,还要麻烦奉宗再辛苦一趟,其他人做这件事,朕不放心。”
刘封虚按了下面前的龙桉,对陈祗露出满意的笑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处,陈祗虽然办实事能力不如费祎等人,但处事圆滑,甚有头脑,用好了也是朝堂的一大助力。
“陛下放心,臣一定妥妥当当的把这件事办好。”陈祗被刘封言语一鼓励,心中喜悦再也压制不住,行礼之后急步出殿。
尚书仆射,只是尚书台的中上层官员,还没有到达最上一级的尚书令,有刘封这一番鼓励,陈祗似乎看到,取代费祎、董允的时候就在眼前。
刘封与陈祗叙罢刘禅安置之事,即起身前往李幼娘宫中。
李小娘嫁给刘封之时,只有十五、六岁,当时还是少女模样的她,现在已是丰姿美貌的少妇,不仅眉眼长开了,就连身段也曲线修长,让人见之心动。
刘封进寝宫时,正好李幼娘在与诸葛果叙话,后宫诸女之中,她们两个年龄相彷,在许多方面兴趣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