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您又何必着急呢……”
朱元章挥了挥手,站在一旁的庆童赶紧招呼太监宫女退下,庆童也往外走了几步,站在门口低头看地。
直等到再也没有外人,朱元章才说道:“你也看见了,过完年咱就生了一场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
咱想看见你早日继位,早日执掌朝廷大权,坐稳江山,如此咱也就放心了……”
朱允熥心中一暖,上前扶着他坐到椅子上,轻声说道:“皇爷爷,那不过就是一场小小的风寒罢了,皇爷戎马半生,身子骨打磨的非常结实,这点小病根本不算什么,
现在孙儿奉旨监国,已经总揽朝廷大权,皇爷爷又何必心中思虑呢。”
朱元章接过来他递上的一杯茶,喝了一口说道:“只要你一天没有坐上皇位,就还不是皇帝,咱知道你心中有些谋划,只有你做了皇帝才好实行,咱既不能抢了你的功劳,也不能拖着不做事吧。”
又说道:“况且咱现在已经不怎么管理国事了,都是你在操劳,这和退位有什么区别?”
朱允熥明白他的心情,也就不再多说。
而且该说的都说完了,还能有什么理由?
况且亲人之间,又都是聪明人,太过虚情假意的话反而不美。
“冬冬冬……冬冬冬……”
这日一大早,钟鼓司的太监就在鼓楼撞响了大钟,浑厚的钟声穿过层层的围墙,响彻在皇宫的上方……
宫门依次打开,早就等候多时的文武百官便按着次序,有条不紊的进入皇城。
往常在这个时候,百官难免会有些窃窃私语,或者聊聊家常,再或者谈一谈政务,互相通个气……
可是今天百官却异常的安静。
除了脚步所发出轻微的响声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声响!
每个人都低着头走路,神色也显得十分庄重,偶尔抬头看一眼路上毕恭毕敬的太监,就又低下头专心走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奉天殿中,包括大殿之外的文武百官发出了喊声,跪地行礼叩拜。
朱元章坐在御座上,身穿红底龙袍,头戴冕旒,整个人显得极为威严。
朱允熥则是坐在御座左前方的椅子上,同样一身朝服。
看着朝臣们,朱元章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有日子没有见到这么多人了,今日咱召开大朝会,一是想见见诸位爱卿,二是有一件大事要当着众位朝臣的面宣布,好做个见证,使天下海内咸使闻之!”
百官也露出恍然的神情,果然有大事要发生!
顿了顿,朱元章继续说道:“想当年朕还只是一位普通百姓,因为元朝官吏残暴,胥吏豪门为虎作猖,多方压榨,搅得民不聊生,实在活不下去了,才被逼无奈参加起义,加入了红巾军……
那个时候,咱只是一个马夫,每天所想的事就是如何填饱肚子,如何不再受冻馁之苦,不再颠沛流离,今日在朝堂上的许多爱卿,也都是从这里过来的,
多为爱卿啊,其实百姓们所求所要的东西并不多,就是一餐饱饭,片瓦遮身而已,他们许多人不敢奢求大富大贵,不敢奢求高人一等,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已……
可即便是这样,当权者却不能给咱们……反而把百姓当做苍蝇臭虫一样厌恶,当做猪羊一样宰杀,根本就不理会咱们的死活!所以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揭竿而起……”
看着满殿的朝臣,朱元章感慨的说道:“诸位爱卿,幸运的是上天垂顾,没有让咱们死在战场上,反而一步步的解救了更多的百姓,
又得上天之幸,建立了大明朝,之后发兵北伐,一步步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句话很多人听起来都非常熟悉,甚至觉得是孙先生首创,可事实上这句话是一三六七年,朱元章在应天府准备北伐时,
发表《朱元章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成为朱元章北伐的纲领。
后被孙先生所改编,作为中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不过,朱元章是要推翻蒙人所建立的元朝,而孙先生是要推翻满族所建立的清政府,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同的一句话,用在两个时期,都十分贴切。
朱元章又由衷的说道:“诸位爱卿,如今元朝政权已经不复存在,掌管天下的乃是咱们大明,而你们就是今日的掌权之人,是百姓的父母官,是天下苍生的仰仗……
当日你们很多人受到欺辱,今日难道翻了身,做了主人家,就也要像当年所恨的那些人一样去欺辱百姓吗?这样咱们和那些豺狼虎豹,有什么分别!”
听到这话,朝臣们立即躬身请罪道:“臣等惶恐,请陛下恕罪。”
朱元章满脸忧虑的摇了摇头,说道:“很多人都说咱对官员太严厉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