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琏二爷封爵了,平清伯!
虽然对陈新甲的工作态度有些不满意,但前线取得如此大捷,他的心情很好,没有斥责陈新甲。
“传旨给礼部,朕要亲自迎接凯旋大军入城,让礼部提前做好安排!”
在朝廷上下忙着准备献俘大典,迎接凯旋大军入城的时候,贾琏已经抵达了蓟州,距离京城不过两日路程。
“将军果真是料事如神啊,这祖大寿打开锦州城门,投降多尔衮了!”
李泰一脸钦佩的说道,他手里的正是祖大寿投降的情报。
当时掌控山西镇后,贾琏就判断祖大寿十日内必降,这才过了四天,祖大寿真的投降。
“祖大寿投降没什么,这锦州本就孤悬关外,不过是少了个桥头堡,为反攻辽东增加些难度罢了!这山海关要是出了问题,建奴可就长驱直入了!”
相比于祖大寿,贾琏更担心他外甥吴三桂,毕竟祖大寿对鞑子的贡献,跟吴三桂没法比。
祖家是辽东豪族,从祖大寿的太爷爷辈就在辽东从军,到祖大寿这一辈,总兵,副将级别的将领都有是几个了。
至于下面一带,也有不少青年才俊,不过,现在大部分都在为鞑子效力。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是靠娶了祖大寿的妹妹,攀上了祖家的高枝,才官运亨通的。
虽然因为贾琏的到来,历史改变了不少,但对于吴三桂投降鞑子,贾琏不觉得会因此有什么影响。
“皇太极呢,现在情况如何了?”
“比昨日好了许多,能自己走动了!”
“那就好,千万不能让他出什么意外,咱们要把活着押送到京城!”
“属下明白,专门派了一队兵马盯着,每天都好吃好喝伺候着,可比其他奴酋舒服多了!”
“那就好!”贾琏一挥手“全军出发,天黑之前赶到三河!”
当时俘虏皇太极的时候,贾琏一根长矛插死了皇太极的坐骑,然后皇太极这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就跟肉球一样在地上滚了几圈,晕倒过去。
虽然没有收到致命伤,但从马上摔下来也伤的不轻,再加上刚刚经历丧子之痛,自己又从皇帝沦为阶下囚,心理落差极大,整个人看起来都病恹恹的。
当时贾琏生怕皇太极就这么死了,这样死了就太便宜这个狗鞑子了,他手上可是沾着几百万大明百姓的鲜血。
……
两日后,中午时分,贾琏抵达朝阳门外。
远远的就看见,城门外面驻扎着超过十万大军,还有几十万的百姓翘首以盼。
而大军的中央,则是一名身穿黄袍,打着巨伞,身边围绕着一圈文臣武将的中年男子。
毫无疑问,这便是大明的主宰,崇祯皇帝朱由检了。
自从知道塔山堡大捷,一战歼敌万余人,还俘获了皇太极后,崇祯的心情就特别好。
吃得下,睡得香,整个人都精神抖擞,看起来就像是个二十多岁,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子。
来到崇祯皇帝面前,贾琏上前行礼“臣贾琏,拜见吾皇!”
眼看贾琏要跪下,崇祯皇帝连忙上前扶着“爱卿免礼!爱卿为我大明浴血奋战,大败建奴,生擒奴酋,实乃我朝与建奴作战一来,取得的最为重大的胜利,爱卿作为此战最大的功臣,当时朕向爱卿行礼才对啊!”
贾琏故作惶恐“陛下折煞微臣了,陛下夙兴夜寐,勤于政务,才有了我大明军队今日之大胜!”
崇祯却来到贾琏的战马前“来,朕亲自为爱卿牵马,爱卿请随朕入城!”
“陛下,不可啊!”
“陛下,此与礼法不合啊!”
“陛下,臣愿为陛下代劳!”
不料,贾琏还没开口,就有几个大臣出言反对。
“贾爱卿力挽狂澜,挽救辽东败局,还生擒奴酋,实为我大明柱石,朕为国之柱石牵马,有何不可?”
“若是你们也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朕亦可为你们牵马!”
崇祯一番怒斥,几个反对的大臣只好悻悻的闭嘴。
皇帝的脾气他们知道,这样重大场合,要是让皇帝面子上过不去,他们也没什么好下场。
对于皇帝牵马,贾琏只是仪式性的婉拒一番,然后还是坐上了战马,配合崇祯皇帝。
于是,无数围观的百姓,亲眼看见大明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崇祯皇帝牵着一匹战马,而马背上坐着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
他们活了一辈子,在此之前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今天却看到了皇帝为人牵马,不得不感慨人生就是这么变化无常。
不过他们都知道贾琏的功绩,如此巨大的功劳,当值得这样的待遇。
在场的文官武将们,还有那些勋贵们,此刻都不禁浮想联翩,要是坐在马背上的是自己多好啊。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而贾琏坐在战马上意气风发,别提多爽了。
收获了无数或崇敬,或羡慕,或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