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在明末上演地雷战!
此时,贾琏策马来到城楼前,大声喊道:“我乃平清伯贾琏,这些都是汉军正蓝旗的二鞑子,阿巴泰和他带着的鞑子主力去哪了?”
望着浑身浴血,犹如杀神降临一般,城头的人群都本能的退后半步, 实在太过骇人了。
当得知贾琏的身份后,才放下了心中的恐惧,守卫临清的参将上前”侯爷,阿巴泰昨日率领六万主力抵达临清,不过停留半个时辰后便离去了,留下两万兵马攻城,便带着主力南下, 据说是要去攻打兖州!刚刚逃跑的数千鞑子骑兵, 应该是去跟阿巴泰汇合去了!
“很好,带着你的人出来打扫战场,本侯麾下有两百多个伤兵,你负责派人照看这事儿办好了分你五百个首级!”
“末将谢过侯爷!”听到有五百个首级这个参将喜出望外。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他非但没死在鞑子手里,还能分到这么多首级,仅仅只需要打扫战场,救治伤员而已。
临走之前,贾琏指着城外的一万多具尸体,朝着城头大吼一声:“你们都记住了,这便是当汉奸的下场!”
喊完之后,贾琏重新整顿兵马,准备南下。
贾琏可没时间在这耗着,那股蒙古骑兵逃跑到现在只有半个时辰,紧随他们的步伐, 必定能追上阿巴泰的主力。
“全军出击,追击鞑子骑兵!”
一声令下,两万铁骑犹如巨浪一般,奔涌向南。
当然,他不指望靠着两万骑兵便解决掉阿巴泰的主力,晋西镇的骑兵虽然强悍,但鞑子骑兵也不是吃素的。
阿巴泰带着六万大军前来,除开祖泽润部,也还有四万五千人,超过他目前手里兵马的两倍。
必须要先缠住阿巴泰,然后等待后续兵马抵达,一举将其歼灭。
骑兵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地方明军根本挡不住他们,而且鞑子杀人不眨眼,根本不担心补给的问题,若是放任他们继续流窜,势必耗费贾琏大量时间坟。
此时,山海关关城。
吴三桂正在宅邸之中,和一味极为重要的客人面谈。
“舅舅,皇上他真的答应,封我父子二人为王?
“那当然,舅舅还能骗你不成,当今圣上可不是崇祯那个老抠门,即使是先皇,也不如当今圣上目光长远”
与吴三桂对话的,正是他的舅舅祖大寿。
祖大寿本是大明锦州总兵,整个松锦大战都是为了救援他而打的,当时贾琏虽然俘虏了皇太极,但多尔衮封锁了消息,祖大寿孤立无援,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多尔衮。
而现在的祖大寿,则是带着鞑子新皇帝多尔衮的使命,前来劝降他这个外甥的。
其实早在祖大寿降清之后,就曾写信劝降吴三桂,但当时吴三桂并没有答应,因为觉得鞑子给的条件不够高,不值得投降鞑子。
当初跟贾琏在正阳门前发生冲突时,他就曾说过,除非多尔衮出两个亲王的爵位,否则他不会降清。
而现在,多尔衮谋划已久的大计,正进行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计划的顺利实施,也就答应了吴三桂的两个亲王爵位的条件。
祖大寿从袖中拿出两道圣旨,吴三桂忍着激动的心情打开查看,这两份多尔衮发出的圣旨,上面写着,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封其父亲吴襄为定南王。
拿着两份圣旨,吴三桂闭上了眼睛,祖大寿也没有打扰他,等待他做出最后的决断。
吴三桂突然睁开眼睛,坚定的说道:“舅舅,你回去告诉皇上,我吴三桂,领旨谢恩!
“好好好,我祖大寿的外甥,果然是人中俊杰!
祖大寿带着答复离开后,吴三桂也派出了亲信,去京城联络他老爹吴襄。
崇祯皇帝怎么都不会想到,他寄予厚望,打算扶持起来对付贾琏的吴三桂,居然秘密133降清了。
当祖大寿把吴三桂的答复带给多尔衮的时候,多尔衮兴奋的差点跳起来,好好地嘉奖了一番祖大寿,他这事儿办的漂亮。
次日一早,多尔衮率领二十万大军,从锦州出发,直奔山海关。
这一次,他要的不单单是入寇劫掠,而是入主中原,去大明而代之。
早在皇太极当政时期,他就不止一次提出过这个策略,但皇太极并没有采纳,而是觉得辽东才是龙兴之地,即使打下了京城,也没办法统治整个大明
后来皇太极被贾琏俘虏了,豪格也被杀了,图赖,遏必隆,鳌拜等皇太极一系的大将或被俘或被杀,虽然皇太极还有八个儿子,但最大的也只有十四五岁,根本没办法控制两黄旗和正蓝旗。
当年野猪皮死的时候明确传位给多尔衮,但当时多尔衮只有十四岁,被已经羽翼丰满的皇太极把皇位抢走了。
现在多尔衮不过是照搬皇太极的操作,欺负几个半大孩子不要太简单。
而且多尔衮三兄弟掌控的两白旗,外加被他们拉拢过来的阿巴泰,完全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