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当时所谓的认罪,其实也是模棱两可的。
他事实上只是没有为自己辩解,最后又对皇帝说了句“深省昨非,细寻今是。”
而这句话真要论起来,意思其实挺多的。
很难说朱熹就是在认那些指责他的罪状。
不过朱宸濠当然不会去关心朱大圣人那时到底在想些什么。
反正,他只要抓住对方没为自己辩解这点就够了。
“朱子若没有做过这些,他大可出言否认。
要知道宋朝可是对士大夫最宽松的朝代,所以就算朱子会因辩解而得罪皇帝,后果也绝对不会比他认罪严重多少。
面对这样的指控,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若是换成诸公,恐怕就算是死,也绝不会认罪吧。”
紧跟着,朱宸濠又直接将大殿内的这帮官员代入到朱熹的境况中,以此来反推朱老夫子有问题。
要知道明朝这帮文官可是最看重名声的,为了这个跟皇帝对着干,被廷杖打死的都有许多。
所以要是他们遭遇了朱熹那样的指控,绝对是宁可去死也不会认罪。
朱宸濠这番话一出,那帮大臣明知道皇帝这样说是有一定问题的,可偏偏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才好。
“如今朱子的那些事情已闹得全城皆知,并且还以极快的速度向京畿其他地方传播,百姓也对此议论纷纷。”
严嵩这个时候突然出言道:
“陛下,您可以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个事儿啊。”
“解决,朕怎么解决?
这是朱子自己搞出来的,他不否认那些事当然就给有心人留下了太多把柄,朕如今就算想为他翻案,可也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啊。
难道你们想让朕严令世人不得谈论这件事么?
可如此一来,只怕大家反而会认定朱子就是做过那些,所以朝廷才要堵万民之口。”
朱宸濠在说这话时,虽然一脸不高兴的神情,但他的心中却早已乐开了花。
“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一直没开过口的首辅杨廷和,这时终于也说了话。
“还能怎么样。”
朱宸濠在回答杨廷和的问题时,脸上满是痛惜之色,
“以朱子如今的这种情况,若再与孔孟并列恐怕有些不合适了。
朕觉得,只能先将其从孔庙中请出来,待彻底查清当年之事后,再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吧。”
“这怎么行。”
礼部尚书汪俊听后忙说道:
“让朱子进入孔庙乃是太祖钦定,陛下万万不可做出违背太祖决定之事来。”
“太祖的出身大家想必都很清楚吧。”
一听汪俊将朱重八给抬了出来,朱宸濠撇了撇嘴后说道:
“所以太祖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朱子身上还发生过这样一件极不光彩之事。
若是他那时晓得朱子身上还背着跟自己儿媳苟且,纳尼姑为妾这样的污点,想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对方陪祀孔子。”
“可是、可是……”
汪俊心中焦灼,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结果可是了半天都没可出个下文来。
“汪卿别可是啦。”
朱宸濠又换上了一副痛惜的表情,很是无奈地说道:
“你要知道,圣人的一言一行可以说都是大家的行为准则啊。
但现在朱子之事闹得这么大,要是咱们不管不问,那么是不是以后我大明所有人都会认为跟自己儿媳私通,娶几个尼姑当小妾天经地义呢?
毕竟孔庙中被人们膜拜的那位,也是这么做的嘛。
可如此一来,我天朝的纲常何在,伦理还要不要了?
这样的圣人,岂不跟唐玄宗那种自称的圣人一样了么。”
众人听到后面都是一阵无语,想不到朱宸濠连抢了自己儿子媳妇的李隆基都抬出来说事儿了。
而让那帮官员难受的,则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刚才所提到的那些。
还有,朱熹最爱强调的,就是三纲五常那一套。
可要是自己不守纲常,却让别人去守,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世人面对这种情况,谁还会相信你儒家所阐述的那些道理?
所以说,朱熹的牌位是否移出孔庙,如今已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了。
一个不好,就有可能让儒家在这千多年里所取得的绝对领导地位产生动摇。
朱宸濠的一番话,让那帮官员心中都有了一丝危机感。
可以说现在的重点,已从寻找证据去为朱熹翻案,变为了该如何去平息由此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而皇帝刚才所提出,将朱熹先移出孔庙的做法,无疑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
只要这位没了圣人的光环,那自然就只是一个普通人了。
既然是普通人,那不管犯什么错,都不会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