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版本也是流传最广的版本,就连武阴县也有不少人说起,哪怕这些人之前就吃过豆腐。
也没有人细细追究其中的时间差,就像他们认定了庄王是个有王者威仪的美大叔,绝想不到他还是不到二十性情反复的青年。
因他的名声,许多庙宇道观得了豆腐方子也没想过用来赚钱,尤其是水云庵这样的皇家庵宇,不喜沾那铜臭,也不愿庵里常有客商出入,只磨些豆腐自己吃。庵里有不少厨艺好的,还想出了许多菜式,贵人来了也能尝尝。
那些的吃法,普通百姓学不起来,他们吃的最多的还是酸菜煮豆腐。
后来也不知是谁发现了豆腐冻过后又变了样,极能吸汤汁,加在肉汤里十分美味,又想出了许多吃法。
也是有了冻豆腐,来武阴县的人更多了。嫩豆腐运送不便,冻豆腐却不怕路上受损。大冬天的在外面走,豆腐一直冻着,放上好些日子都不会坏。
那么些人要买豆腐,光石柔一个人肯定是磨不过来的。早在后山要修小院的时候,她就把磨豆腐的活停了,跟郭货郎说是观里事多忙不过来要歇几日。
几日之后,她这小破观也收到了曹尔绅让田义送来的豆腐方子,还有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金子和珍珠,说是买方子的谢礼。
她也没有推拒,收下了后,越发没有早起磨豆腐的心思。
这么努力做什么,她就是什么也不做也够花销到老了。
她是这样想,郭货郎却还想做这营生。石柔想了想,就寻了同样有兴趣的赵大娘,在她家边上搭了个豆腐作坊。
磨盘和驴等都是石柔置办的,因赵大娘家离村里水井远,她还出钱打了一口井,请了与赵大娘相熟的徐家人帮忙做豆腐。
村子里冬日想找到固定的活干不容易,在家做豆腐还不用离开村子,很多人都羡慕徐家有这样的机缘。
因着这个豆腐坊,赵大娘如今在村里也算是个人物。许多人也知道这豆腐坊是水月观的,但石柔不管事,置办好东西后就把这一摊子事交给了赵大娘。每天做多少豆腐、招几个人、进货怎么办……这些还是郭货郎帮着定的。
郭货郎也不是白白帮忙,每日做出来的豆腐除了村民买些零碎的残次品,剩下的都只供给郭货郎,别人想买也找他。
郭货郎卖过一阵子豆腐,知道怎么定价。水月观也没有借庄王的故事涨价,他转手卖出去也没有提价甚至还降了些许。
他现在算是总经销商,经手的豆腐可不是一块两块,自然得用批发价卖给别人。
价格看着低没什么赚头,但积少成多,总得算下来他一个月赚的银钱比他以前一年赚的都多。
他也知不少寺院都得了豆腐方子,怕这生意不长久,趁现在买的人多就想多卖些。
而且他的定价也不高,就是以后有其他豆腐作坊,旁人也不会轻易弃了他去别人那儿买。至少在这武阴县,他算是站稳脚跟了。
赵大娘也怕以后又出来其他豆腐作坊抢生意,恨不得一天不停地做豆腐,趁现在多做些生意。她是拿分成的,多做一方豆腐她就多些收入。
就是拿固定工钱的徐家人,也愿意多做活。石柔的月钱给的丰厚,他们要是不好好干,村里多的是想干的。
但是这营生显然比他们想的长久,过了新年,豆腐坊的生意依旧红火,一直到了春种的时候才停下来。
不管生意多好,村民也没忘记田地才是他们的根本,地里的活计他们可不敢拉下。
冷清了许多日的水月观也跟着热闹起来,许多妇人来祈求一年能有好收成。
第100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
“观里的香火比去年好多了。”
吴为站在垂花门前缩着脖子感叹,早春的风还有点冷,若不是屋里孩子吵得厉害他也不肯出来。
他是去年腊月才回了水月观,那时观里做豆腐的活已经停了,也就不知道观里曾经有多热闹。
听说石柔在赵大娘家开了豆腐作坊,他心里还转过许多心思,最终还是抵不过懒,全都不了了之了。
起早摸黑的做苦工有什么劲,还不如给人办事来钱快。
他离开水月观那么些日子,就在武阳县混着,靠着石柔先前打出的那一点名气,接了几个不错的生意,还都是事主疑心生暗鬼的单子,不必真请石柔出手。
直到了腊月,他看县里空了大半,连黄十八都要回老家了,才回水月观猫着。
到底还是有观主好呀,他现在回来至少有热食有暖被窝,就是屋里多了个孩子有些烦人。他不像吴有那么有耐心,听到那孩子吵闹总觉得烦。
听说后山修了间小院,他还想偷偷搬去住几天,也试试新房子,后来发现那屋子看着没人住其实有人守着才作罢。
那可是给王爷准备的房子,他还想偷偷住沾点运气来着……吴为想到这个还颇为可惜。
若是庄王在,他可没这胆子放肆,也没有吴有那般想要巴结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