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改弦易张
王禅还是先从大义着手,让两人明白谁仁义谁不仁义。
紧接着再说出智遥的野心,这一点十分肯定,并非是与两人探讨,而是摆在韩魏两氏面前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并没有有意夸大,更无意抵损别人。
韩氏与魏氏两氏封地的都城在南方,南低北方之势,而两个都城也都有河通过,与此时的晋阳城正是异曲同工,情形相似。
那么此时智遥能水淹晋阳城,将来当然也可以水淹韩魏两氏的都城了。
两人听着王禅的话才是真的大惊失色,毕竟依智遥的奸诈这种事他当然做得出了。
而王禅也把两氏最后以城来抗智氏的盘算说得清楚,也让两人心里的底气全部被抽走。
赵鞅与赵毋恤此时才真正明白王禅潜谋无形的高明之处。
吕子善水淹晋阳城之计,王禅知而不揭破,其实就是为此时要说服两氏做打算。
让韩魏两氏见晋阳城被水淹而感同身受。
并且让两氏都失了最后的希望,若不与赵氏合作,那么将来就会步其它氏的后尘,这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而联合此时的韩魏两氏倒戈相向也是灭除智氏的关键所在。
这一切或许从王禅入晋阳城之时已谋略好的,所有局势的变化都在其掌控之中,却又像是别人的谋算一样,与王禅毫无关系。
“先生说得不错,智氏若能灭了赵氏之后,自然不会放过我韩魏两氏。
可我们此时若与赵氏联合灭了智氏之后,谁又能保证赵氏不会有此时智氏的想法呢?”
此时魏驹已然不再怀疑,韩虎却还是把两人担忧的事说出。
“韩兄为何不信任赵鞅我却还有怀疑呢?
赵鞅曾答应过先生,若韩魏两氏能与我赵氏合作,共同灭了此时不仁不善的智氏,将来智氏范氏与中行氏的封地将由我三氏分封。
魏氏向北,韩氏同样向北,这样我三氏就可以共管晋国,以利于晋国百姓安居,不会再有内乱与征伐。
赵鞅已老,还能不能看到此盛世之况已不敢保证,可我儿赵毋恤当继承赵鞅之志,也会坚定履行对先生的承诺,同时也是对韩魏两氏的承诺。
难道说韩兄与魏兄宁可相信智遥也不相信越鞅吗?
这么多年来我赵氏何曾出过不守信用之人,而我赵鞅是什么人,相信两位都心知肚明,赵鞅也不会自己给自己脸上抹金。
今日与先生来此也是为赵氏百姓,为晋国百姓谋略,何去何从一切还要韩兄与魏兄自行决定。
赵鞅不敢强求。”
赵鞅此时又把实情说出,此时连韩虎也无话可说,毕竟三人交情不浅,若不是因为有智氏,他们也不会兴兵来伐赵氏。
两人也是重情义之人,不会为了一些小小的利益与赵氏撕破脸皮,更不会长途涉险。
“赵族主的人品信用本公子深信,不会怀疑,若是有怀疑本公子也不会来帮晋阳赵氏。
本公子的信誉如何,本公子更不敢自圆其说,不过有一点本公子还要与两位讲明。
那就是纵然说韩魏两氏依然跟随智氏,本公子也从来不惧。
依此时本公子所布之兵,一样可以歼灭智氏与韩魏两氏,让三氏回不了封地,非是虚言恫吓两位。
晋阳城对于智氏早有防备,智氏想攻下晋阳城,只是做梦而已。
待汾阳河水平缓之后,明日清晨,晋阳城的所有水师船只都会顺水而下,用远程投石器攻击智氏大军。
而赵族主所率大军十万,其实早在范氏与中行氏攻城之前已集结完毕,非是新兵,几个月来得赵族主与董公亲自训练,不比任何你们三氏的精兵差。
而且这十万大军非在百里之外,只在此地十里之外,若说要攻击韩魏两氏大军,今夜就可以突袭。
至于百里之外,只是一两千兵甲所布的疑阵而已。
想来韩魏两氏大军此时应该没有半点防备吧。
而且还可以告诉两位的是,你们在朝赵氏进军之时,有二万邯郸精兵其实已经迂回到晋阳城附近,明日当就是奇兵,可以偷袭智氏大军。
而三山之中还有少族主两万邯郸城精兵会从西侧攻击智氏大军。
若再加上晋阳城的尹铎城主所率的数万精兵,不知三氏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再攻晋阳城。
攻城不下又要受四面夹击,就算韩族主与魏族主精通兵法,在本公子面前你们又有何胜算。
我曾答应过魏族主,三家分晋,自然不会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