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长宁十一年(4)
先不必提临淮侯这家伙怎么又从后院刷了道存在感,光说这个“谣言”,也够让蓝蔚喝上一壶醋了。
虽说她认定是个谣言,但能传到老夫人这里的谣言,估计可能早传飞了,那就耐不住有那些想投机的家伙信了谣言往上扑吧,所以她只好祈祷谢祯这段时间都别出宫。
不过好像正是蓝蔚自己,把谢祯带了出来,所以第二天接到查点各地名匠的工作的同时,听到这么一件轶事,蓝蔚也只能怪自己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谢祯的车驾回宫的路上,上演了一出斗文斗武堵路大赛。
大赛参与者是七八个汤醴那样的功勋次子庶子,不必演什么英雄救美的把戏,路堵得是一脸无辜,直装不知道这是谁的车驾。谋是阳谋,就是麻烦了谢祯。
甲说:“各位兄台,既然有了摩擦,咱们就论论道、说说理。”
于是一团精心炮制的骈文、政论以高亢激昂的声调砸在了谢祯的车前,更有甚者乙,发出感慨:“古有兰亭集,今日与诸兄因缘际会于此,未尝不可辑集传名,小弟不才,抛砖引玉,为诗一首。”
最终丙落了下风,表示:“咱们燕朝也算是马上安天下,光斗嘴皮子有什么用,不如也比划比划,就把这事曲折问问手中剑,不算伤和气。”
但谢祯什么人,斗文的时候,谢祯没办法,一斗武,府君卫就来抓人了,当然是拿着谢祯的命令,他们才敢抓。谢祯也有别的办法不落功勋们面子,就是让他们自个儿把儿子偷偷领回去,重拿轻放不声张罢了,可不知道长宁帝哪根筋不对,硬是把几个公子哥的爹叫进去一通骂,那事情性质就不一样了。
东宫后院缺人的事情被摆上了明面,于是就有人开始上折子了,是为了那几位子弟找补还是自己也有想法,不得而知,但蓝蔚恨得牙根痒痒,偏偏她也无计可施,只能指望谢祯自己争气,然后就坐在天工院大堂里将工匠一个个审核过去。
这其中有打造出更省力的农具的农匠,但如果都是此类,总让蓝蔚觉得头秃,善于察言观色的所幸不只有官吏,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便上前磕了个头,他名字已登记在册,蓝蔚看了一眼“胡乐”这个名字,也是平平无奇的农具改尖犁一类的“成就”,却不知道他有什么要讲。
胡乐大叔轻声细气,还有些见了官的瑟缩,但站出来已经是他不易了:“大人,草民还带了样东西上京。”
蓝蔚让他展示,却是一个一指长的铁制物,铁丝尚粗、扭旋尚不完美,但一看就知道,这便是弹簧的雏形。蓝蔚在记忆里拼命搜索初中物理里对弹簧的描述,大概表情过于严肃,所以大叔生怕她有什么不满意不解,小心翼翼地解释说:“草民也是偶然发现,虽然这只有一指长,却有着很大的力量,压到底可以把犁头都弹起来,便想可用于制作更大的风箱。草民在家乡也尝试做过,但风箱实在不便携带……”
“马上派人送过来。”蓝蔚当机立断,“这是很好的发明,不止用于风箱,做大了用在车上,做精了用在火铳上都有可能。胡乐,你就做这方面,农具的事不用你操心了,月份也只会更高,去另一边先休息吧。”
这一说,下面已在册的未登记的都一波喧哗,还没等吏员叫安静,一个年轻人又两三步拜倒:“小人孙见斗,杭州人,也有物要呈。”
孙见斗所呈的,是几块镜片,但眼镜在元代已从西域传入,虽昂贵却并非不曾见。
“小人称之为存目镜,只要稍加组装,百倍光明,无微不瞩。”蓝蔚再仔细观察他的镜片,凸透、打磨光滑——
得了,显微镜也出现了,蓝蔚也激动起来了。
胡乐的口一开,接下来真是什么奇人妙见都出现了,这些匠人还真没几个是老老实实只打铁造农具的,只是空发明了还没来得及施展,或者不知道往哪儿用合适,虽然离蒸汽机还有十万八千里,但是在与胡乐交谈过以后,蓝蔚发现“风箱”有活塞运动,还类似发动机,现有技术为活塞拉杆式的,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还有种叫做“水排”的装置,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可以作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
虽然大型风箱和水排都是冶铁用的,但是只要加以改造,蒸汽机的发明确实有望。
也是,虽然蓝蔚不是理工女,对于这样的创造发明只能纸上谈兵,但是只要方向对,有钱支持,还怕这些光靠自己鼓捣都能弄出显微镜的“天工”做不出吗?
因为农匠里有许多铁匠,对风箱有研究的不止胡乐一个,蓝蔚把他们都扒拉去搞蒸汽机的事情,剩下像孙见斗这样的又安排在另一边许他们自主研究,将自己的成果精进。
军匠是再后几天到的,燕朝对军队技术保密好像没有太多重视,可明朝后期倭寇得到福船技术掌握制海权反制明海军的故事,可是在历史课外材料上写得明明白白的,虽然就燕朝现在的时间节点,蓝蔚还不能把近两百年后的事情称作以史为鉴,可是道理是通的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