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明武宗朱厚照在返回京城途中意外落水,然后就身染疾病,六个月驾崩,享年三十一岁。
要知道朱厚照死前身体很好,在宣府外亲自带兵冲锋,砍死一名蒙古兵,更是单独进入虎笼和勐虎搏斗。
这样一位年轻力壮的皇帝仅仅一次落水就在六个月后死了,当时众人都觉得武宗之死很可能是被人谋害的。
王承恩这么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明朝已经有两位皇帝落水之后就驾崩。
“大伴放心,朕不会坐船的,”崇祯郑重的点点头,接着道,“你去把黄得功,周遇吉,孙应元三人叫来。”
“还有,祖大寿有没有去大同镇上任,洪承畴到哪了。”
崇祯在回京途中就传旨洪承畴带领十万大军移驻宣府镇,宣府原有五万大军,还有陕西那边的流寇已经彻底平定了。
“洪大人已经上奏说,还要十天左右才能到宣府,祖大寿也带着他外甥吴三桂去大同赴任了。”
“知道了。”
随后王承恩就派人去勇卫营把黄得功三人喊到乾清宫。
“末将拜见皇上!”
黄得功三人走进乾清宫后对着崇祯恭敬行礼。
看着眼前三名身材魁梧的勐将,崇祯笑着说,“辽东之战勇卫营众将士都非常英勇,和建奴正面对战毫不怯懦,黄得功更是带头冲锋陷阵,非常不错。”
黄得功笑着看向周遇吉和孙应元,还挑了挑眉,他们三人都是勇卫营的将领,现在黄得功立了功,而他们两人留在京城守护京师,没有得到什么战功。
接着崇祯又道,“朕决定明天就出发河南,勇卫营还是跟着朕一起去,路上可能会有危险………”
“皇上,末将请战!”
“皇上,末将请战!”
周遇吉和孙应元不等崇祯说完立即开口,他们神情紧张,旁边的黄得功暗骂一句,也连忙开口,“皇上您去哪末将都愿赴汤蹈火跟随。”
“哈哈哈………”看着三人急切的表现,崇祯开心的大笑,“勇卫营在上次辽东之战也损失惨重,死了一万多人,需要补充新兵,你们要留下一个人训练新兵。”
“黄得功上次去过辽东,周遇吉和孙应元留在京城都没有立功机会,这次就让周遇吉和孙应元随朕南下,黄得功留在京城训练新兵,同时护卫皇城。”
“谢皇上!”
“谢皇上!”
“末将遵旨。”
周遇吉和孙应元兴奋的大喊,黄得功郁闷的回道。
“好了,周遇吉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随朕出发,不要堕了勇卫营的面子,到时候还有京营的曹文诏一起。”
“皇上放心,勇卫营将士各个都是精锐,”周遇吉回道,这些日子他们留在京城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们都拼命的训练留下的勇卫营士兵,希望有一天也能上战场杀敌。
这次去南边虽然不是上战场,但是能出去一次也不错啊。
“去吧,”崇祯挥挥手。
随后周遇吉三人离开,王承恩走了过来,“皇爷,军器局的毕懋康求见,他说要送一个礼物给陛下。”
“哦,快叫他进来。”
随后毕懋康走了进来,身后的太监还端着一个小盒子。
“毕爱卿,听说你要送礼物给朕,是什么东西啊?”
“皇上,这是我特意为您造的火枪,”毕懋康笑着示意旁边太监打开盒子,只见盒子里放着两把精致的火枪。
“手枪!”
崇祯兴奋的走了过来拿出盒子里的两把手枪,这两把手枪做工很好,还用了黄金装饰。
“皇上,这个手铳,不,手枪,是臣专门给您设计的,方便携带,而且威力也不错。”
毕懋康笑了笑,“这个手枪也是采用燧石点火,只要事先装好火药就可以用,而且一人可以携带两支枪,是一种非常好的防身武器。”
“嗯,”崇祯点点头。
这个手枪比步枪射程短,威力也小,但是他拿着很方便啊,想想一下,崇祯拿着一把长长的步枪和一支手枪,哪个更方便。
手枪可以随身带,崇祯不可能到哪都带着把步枪吧,那不现实。
“这种手枪不错,多造点,佩给那些将领使用,”崇祯扣动扳机试了试,然后插在腰间,“现在造了多少支?全部送到勇卫营去,明天朕就要离京了,这手枪正好用的上。”
“手枪现在只造了二十支,微臣已经全部带来了,其他的在宫外,”毕懋康笑了笑,“臣不知道皇上喜不喜欢,也没有造很多,这手枪制作工艺比步枪麻烦一点,既然皇上喜欢,臣回去就命人多造点。”
“好,干的不错,燧发枪的制造不能停,大明很多军队都还没有装备呢,不过你们造火枪的同时也要研究一下之前朕提过的子弹,尽量把子弹做出来。”
“微臣遵旨。”
子弹是由弹丸,弹壳,底火,发射药四部分组成的。子弹虽小,可是它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