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上的人们在庆祝缺口被堵住了,周遇吉等人也安全的回到了岸上,没有人出现意外。
“皇上,皇上,周将军真是当世猛将。”
面对崇祯的目光,张景祥硬着头皮拍马屁。
可是他的笑脸在崇祯看来却是非常恶心,随即大喝一声,“来人,把他给朕拿下,脱去官服官帽,带回去严加审问。”
身后的侍卫立即上前抓住张景祥,把他的官服全部脱掉。
“皇上,微臣犯了什么罪?”张景祥惊慌的看着崇祯,“微臣一直兢兢业业为朝廷效力,您不要被小人挑拨离间啊。”
到现在张景祥还是以为别人在崇祯耳边说了他坏话,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
“朝廷让你当河南布政使是让你来做事的,不是叫你来享福,”崇祯手指着张景祥,愤怒骂道,“你是怎么办事的,人家一个河工半个时辰就把缺口堵住了,你居然一个月都做不好,还和朕说要再等五天。”
“如果朕不来,这个缺口你是打算两个月后堵住吗?”
“你这个混账东西,也不想想那些受灾的几十万百姓怎么活,你就让水这么一直流?”
“朕看你一点都不急,刚刚别人有办法你也不听,还在威胁人家,你真以为朕是那么好糊弄的,现在先把你关起来,朕让锦衣卫查查这些年你做的事,如果被朕查出违法乱纪的事,你就小心你的脑袋吧。”
“拖下去,看着就烦。”
“皇上,微臣冤枉,微臣冤枉啊,”张景祥连连叫冤,但是崇祯根本不听,不管怎么说,他这个布政使是当到头了,根本不是一个精干的人。
这时,周遇吉和孙应元带着老河工走到崇祯面前,周遇吉开口道,“禀皇上,龙门已经彻底合拢,后面只要加固堤坝就可以了,老河工的办法很好。”
“老人家,您叫什么名字啊?”崇祯笑道,“这次还真的多亏您的办法,您放心,三百石粮朕立即叫人送到您家里。”
老河工闻言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满脸的皱纹都凑到一起,“草民梁五四谢皇上赏赐,草民只是想的一个法子,还是皇上您同意使用才成功的,要不然也没有用。”
“这黄河泥沙多了,时间久了难免会决口,现在这河都成了悬河,悬在下游老百姓头上的一把剑,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决口。”
“唉!老百姓苦啊,辛辛苦苦一辈子挣的那三瓜两枣,不知道哪天就被洪水冲走了。”
说着叹了口气摇摇头。
“老人家,这黄河经常决口吗?朕怎么很少收到奏报?”
“是啊,这黄河经常决口,不过不是每次都像这么厉害,”老河工叹了口气,“我活了几十年就见过十多次,以往决口小了或者及时发现,附近百姓都能立刻堵上,但是像这次这么大的洪水还是比较少见。”
“皇上,如果朝廷有钱的话,就派人来修修河吧,一旦遇上黄河改道,那就不止是河南这里发生水灾了,漕运也会受到影响的。”
“朕知道,”崇祯无奈的点点头,黄河被誉为华夏“母亲河”可是和长江比起来,古代黄河经常决口,甚至改道。
这次决口都还算好的,如果遇上黄河改道,那整个天下都得跟着倒霉,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黄河改道会形成大面积的黄泛区,大片良田变成盐碱地,总之修河绝对是历朝历代都必须进行的政治任务。
“您对于治理黄河有什么好的建议啊?”崇祯追问道。
“草民大字不识几个能有什么好办法,”老河工笑了笑,“不过神宗朝有一位治河大师,他提出束水冲沙和蓄清刷黄的办法,他用这个办法治河之后,黄河决口的次数少了很多,那些年黄河两岸都住了很多人。”
“您知道那人叫什么名字吗?”
“草民不知,我也是听我爷爷说起过。”
得,看来这人肯定死了,崇祯暗暗摇了摇头,接着问道,“老人家,您和朕说说这束水冲沙和蓄清刷黄什么意思,朕回去就命人好好修河,保证河堤不再决口了。”
明朝万历初年能臣很多,除了张居正,还有有一位治水名臣,他就是潘季训,他们都是实干家,不为名声所累,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做事,比那些只知道高谈阔论的清高大臣好太多了。
明朝科举考的都是八股文,叫那些当官的做卷子还行,一旦让他们做点专业的事立马抓瞎,他们不懂还不学,偏偏喜欢高谈误国,误导民众。
老河工看着崇祯笑道,“百姓有您这样的皇上真的有福了,那些读书人都说皇帝喜欢炼丹,做木匠,我看他们都是胡说八道。”
崇祯眉毛一跳,笑着说,“您看朕像什么?”
“皇上一心为民做事,还亲自跑到河边这种危险的地方,您和太祖很像,”老河工笑道,“村子里面的老人都说,洪武朝的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太祖爷把贪官管住了。”
崇祯点点头。
“您看看,草民老了,说着说着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