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升一小级,从正七品升到正六品就要十八年,升到正四品也差不多要数十年。
等到四品的门槛,年龄也到了致仕的时候。
若是求个安稳,这是大多数寒门学子的归途。
当然这是圣明的皇帝,像先帝一样凭自己喜恶任官的,不算在其中。
毕竟先帝近臣封官不经宰相府,名义上是不正当的。
说白了就是宰辅重臣哄先帝高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近臣没有实权,全凭圣宠,所以叶敛继位后收拾起来才这么容易。
如今能站到太清殿的朝臣,就是没有钟相改革田制的功劳,也自有自己的骄傲在。
譬如属“貔貅”的户部尚书胡大人,能从先帝到现在一直掌管大周的钱袋子,可不是区区“吝啬”就可以总结的。
先帝一朝,府库能勉强维持,胡大人功不可没不说,就连朝廷至今使用的地方财政预算制度,也是胡大人提出。
凭借此功劳,胡大人才从正五品的巡官中脱颖而出,升正四品。恰逢户部侍郎致仕,因资历较浅,权任户部侍郎。
权,意为暂代。只要胡大人补上资历,能在三年上计中取得“优”,侍郎的位置就是他的。
户部侍郎从三品,刚好越过四品的台阶。
胡大人在侍郎的位置坐了九年,待老尚书致仕,顺理成章地接下尚书之位。
如此大功才迈过四品的门槛,足见四品以上的难度。
其余的朝臣也是卧虎藏龙。
他们自然能看出廉价常用药一事,不但不是烫手山芋,还是难得的好机会。
一旦成功,圣上拥有民心吃肉,他们跟着蹭点民心喝汤,说不得就能更进一步。
尚书之上可还有升官空间,比如次辅什么的。
接下来的几日,钟离熙都跟着圣上进出太清殿。
叶敛已经明确表示,常用药一事三年来由皇后全权负责,她最了解,跟着议事无可厚非。
更何况钟离熙确实有用,提出的建议都一阵见血。
久而久之,就连朝臣都习惯了太清殿议事的时候,皇后出席。
钟离熙参与的事务也不再限于常用药一事。
这也是钟离熙的主意,她更愿意润物细无声加入进去。
转眼就到了八月。
早就传来消息的远洋船队,姗姗来迟。
八月十五中秋节,钟离熙的生日是八月二十,就在中秋后五日。
中秋节前,船队到了大都,满载而归,带回了海外各国的奇珍异宝。
早在两个月前船队的消息传来时,大周上下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船队近两年的远行,那要走多远,世界那边又有什么奇闻怪谈?
船队是从广南两路北上,这两月在沿海补给时,已经露出了不少小道消息。
就连向来和叶敛保持距离的晴儿,都忍不住求小姐问问陛下。
钟离熙也好奇,“这世上还有蓝眼金发的人?”
大周百姓都是黑发黑瞳,还有老人的白发黑瞳,头发变黄就是了,连眼球都是不一样的颜色。
饶是戎狄属异族,也顶多是发色稍浅,眼球的颜色还是一样的。
叶敛大方的将沈溪的信件分享给钟离熙,“沈大人信中不光有金发碧眼,还有红头发呢。”
晴儿瞪大眼睛,凑近自家小姐,“金发碧眼,那不是和话本子中的精怪一样。”
眼睛能诱惑人心?
钟离熙觉得诱惑人心不一定,神奇倒是神奇。
“放心,到时候少不了你看稀奇的。”钟离熙见晴儿一脸心痒的模样,好笑道。
南北行商透露出的只言片语,让百姓对船队更加好奇。
船队到大都的那日,从码头开始,到沿途的街道,守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不光大都的百姓,城郊、相邻郡县的百姓,乃至消息灵通的行商走贩都来看稀罕。
热闹的场面毫不逊色于钟离熙来大都。
大都经过两年的发展,人口飞速增长,加上外地赶来的人,真真让见多识广的禁军的头疼。
霍其亚看着这些黑压压一片的男男女女,目瞪口呆,“麦尔思,这个国家的人好热情。”
这两个月,他们跟着船队,沿途补给,也算见识过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经历过被大周人偷窥,却还是不由得惊讶。
对上男男女女的眼睛,麦尔思只有一个想法:这个国家人真的好多。
在他们国家,纵然是最繁华的城市,也没见过如此密集的人群。
不光多,麦尔思从大周人的衣服上移开,陷入思考。
在他们国家视若珍宝,就连贵族都不能随意使用的丝绸,在这个国家竟有这么多人能用。
哪怕不是丝绸,大周人也无人衣不蔽体。
几位外使对视一眼,心中不免震惊。
无论是一路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