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二月。
洛阳,皇宫。
时年三十二岁的皇帝刘宏静静地躺在南宫嘉德殿特制的龙棺之内,再无半点生息。
灵柩正前方,刘宏的生母太后董氏、皇后何氏、太子刘辩、弘农王刘协、万年公主刘香儿等一众嫔妃俱是痛苦不已、百感交集。
而下面则是在京的王公大臣、皇亲国戚也是纷纷嚎啕大哭,当然是真哭还是假哭也没人会在意,但你就算是在演戏,也得把戏给演完。
短暂的哭棺之后,司徒杨赐拖着病身拜道:“太皇太后、太后,陛下驾崩,臣等痛不欲生,但天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太子殿下早日登基,以御四海,安臣民之心!”
董太后心属弘农王刘协,但是刘宏去世之前已经立了刘辩为太子,而且也没有遗诏留下,虽是有些不情愿,但也只得认了。
于是司徒杨赐、中长侍张让、赵忠等人簇拥着年仅11岁的太子刘协来至未央宫正殿,太皇太后董氏居左,皇太后何氏居右,刘辩看了一眼何太后,而后何太后递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刘辩方才走到那龙以上面坐下。
“拜!”
“陛下万岁!”
在场的文武群臣,以及殿中的甲士纷纷朝新帝刘辩跪拜道。
......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刘辩继位,改元光熹,追已故先帝谥号为孝灵皇帝,是为汉灵帝,停灵四十九之后,葬于文陵。
由于皇帝刘辩年龄太小,因此尊其母何氏为皇太后,临朝摄政,居长乐宫。祖母董氏为太皇太后,仍居永乐宫,改其弟弘农王刘协为陈留王,其妹万年公主刘香儿进封万年长公主,且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
十常侍除了赵忠、郭胜投靠于何太后,其余诸如张让、段珪、蹇硕、韩悝、宋典等人则是投靠太皇太后董氏。
何太后自知董氏权力巨大,因此加封大将军何进为参录尚书事,何氏子弟均得封赏,时值司徒杨赐病逝,何太后想让车骑将军、济阳候何苗担任司徒一职,不曾想董太后竟干预朝政,指使朝臣拥立国舅董宣为司徒。
董宣担任司徒之后和大将军何进争权夺利,搞得整个朝野人心惶惶。而太皇太后董氏更是听信张让之言,派人假传圣旨掉凉州牧董卓领兵进驻函谷关,渤海太守袁绍领兵进驻旋门关、汝南太守袁术领兵进驻广成关,以压制大将军何进。
彼时大汉帝国司隶境内有南军、北军共计五万余人,但由于接连不断的旱灾蝗灾,因此分别驻扎在各处险要之地用来谨防百姓造反。
整个洛阳皇城只有一万守卫,一半在何进手里,掌控者洛阳城,另一半则是在蹇硕手里,掌控着皇宫。
太皇太后董氏这么一搞,大将军何进和何太后很是被动,何进也想调支持立刘辩为太子的一众皇族宗室,但不成想除了衮州牧刘岱领了五千兵马进驻轩辕关之外其余人均是以粮草不济、路途遥远为由给推辞了。
董氏又听蹇硕之言,假意招何进入宫商讨政事,实则是想杀害何进,继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好在郭胜探听到因此派人通知了何进,何进于是称病不入宫,董氏一时之间拿何进也没办法。
长乐宫,一名身着细丝锦绣罗裙的中年美妇眉头紧皱,这几日来,董氏的一连串动作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虽然她名义上临朝摄政,但实际上是太皇太后董氏在操纵朝堂。
“唉!”
本以为她的儿子顺利继承皇位,她这太后的位置也就做稳了,但没想到现在只要董氏发难,那么她近乎毫无还手之力,想到此不由得长叹一口气。
中常侍赵忠忙拜道:“陛下如今统御四海,太后何故唉声叹气?”
何氏看了一眼赵忠,说道:“如今宫内皆董氏羽翼,人为刀俎我母子为鱼肉,该如何是好?”
赵忠见此忙拜道:“太后只需争得一人同意,那么这些宵小之辈就不敢行那废立之事!”
何氏忙道:“是谁?只要他能帮我们母子度过眼下的南关,哀家要什么给什么,决不食言!”
赵忠见此忙拜道:“回禀太后,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冠军侯、骠骑将军赵平!”
何氏恍然大悟道:“哀家倒是把他给忘了,若他能领兵入宫将这些叛逆给诛灭,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眼下我等被困于宫中,掌管陛下旨意的夏长侍又依附于董氏,该如何是好?”
赵忠见此忙道:“太后有所不知,这骠骑将军有一房妾侍柳氏一直居于洛阳城内,臣可以通过其将圣旨送给冠军侯!”
何氏又道:“那这圣旨又该如何搞来?再者说了若没有玉玺加盖,只怕骠骑将军也未必会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