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粮草药材抵达,后顾之忧暂解。
徐子墨着手对抗突厥军。
他的势力发展极快,短短半个月已有了三千余人,但多是游兵散勇,多数之前没拿过武器。而突厥骑兵居多,一向剽悍,训练有素的北疆军有时都不能挡其锋芒。
双方兵力差距很大。
徐子墨便一改大开大合的作战方式,将人拆成小股,游击骚扰,灵活作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他们熟悉本地地形,又有居民暗中支持,占了地利和人和,将突厥军打得疲于奔命。
另一方面,他还加快兵士的训练。十人一班,五班一队,五队一连,每队中安排一个北疆军旧部,紧急训练,一应规矩作战皆按北疆军旧制,只求尽快将人训练得能上战场。
一连骚扰了半个月。
徐子墨的目的是让北疆军疲于奔命,精神长期紧绷,也让他们以为反抗势力只有这一点本事,最后趁其掉以轻心时,集中手头所有兵力,在对准突厥军最薄弱的一处防守,来一个雷霆一击,将其打的五雷轰顶,惶惶不知终日。
大有大的打法。
小亦有小的战术。
大象力大,但笨重迟钝。
兔子虽小,却灵活敏捷。
突厥军最薄弱的一处营地有四千人,守着江南城外围的一座小城。徐子墨让人不定期来骚扰过,料着该产生惯性与大意时,迅猛出击,将三千兵力全部砸了过来,以少攻多,趁其不备,只花了一天便将这所小城夺了回来。
这是所有反抗势力的最大胜利。
江南几城皆欢呼鼓舞。
徐子墨威名高扬。
这一战让反抗势力们看到了希望。后面一个月内,又有十数个小势力投靠过来。徐子墨手下的军队瞬间膨胀,转瞬之间,竟也有了七八千人。但他命人不许声张,使他们面儿上看着仍只有三千余人。
他又瞄准了另一座小城。
这座小城约七千驻军,而旁边有一座仅有五千人驻守的城市。徐子墨一方面让人不断骚扰那座五千人驻守的城市,另一方面悄悄派人在七千人驻守的城市外打下埋伏,观察情报。
如此这般。
直到两座城里的人都相信徐子墨的目标是五千人驻守的小城,并从七千人的小城派人来增援五千人的小城时,徐子墨猛然一扑,如虎狼出穴,猛攻七千人的小城,并在第二天清晨拿下,伤亡很小。
在五千人小城赶来支援时,他又趁其后方空虚,调头猛攻。
这一招其实极险。
一不小心,满盘皆输。
徐子墨守在营帐时,整整立了一天,纹丝未动,直到听到胜报传回,才重重呼出一口气,脱力般瘫在椅中。此法可一不可二,就只赢在对方对他们情况不了解,掉以轻心,和地形与本地居民的情报上。
但终究是赢了。
一共四天。
他们拿下两座城。
这一胜报鼓舞了整个被占领的敌占区,也让前方突进的突厥军队不得不停下来。徐子墨的队伍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接受了几千人的投靠,正式拥有了超过一万人的兵力,有了一定规模。
数万雄师的正面对抗才是徐子墨的所长。
他终于得以施展才华。
与赤鲁对决。
徐子墨的兵马不比赤鲁多,但他拥有地利与人和。
突厥军擅长进攻。他们拥有着最强的骑兵,以一敌三,横扫过整个中原大陆。但他们不善防守。他们信奉绝对的力量与实力,不喜欢用计谋与智慧。他们认为这是小人所为。
这在突厥能行。
但江南不行。
突厥将江南打下后,多采取暴力镇压来统治。此法一时有效,但长久之后,必然会引起百姓的怒气反弹。突厥人口不到大周的四分之一,军队也不过大周的二分之一。江南地广人稠,突厥兵士被分配到每个城后数量上不占优势。
通常是偌大一个城市才几千人镇守。
其中却有近十万的百姓。
看似稳定的突厥后方其实危机重重,如履薄冰。
而徐子墨虽有铁血称号,却极善兵法,除去在北疆锻炼出的直冲直撞的狂飙战术,更多的是在徐家打下底子的谋略阵法,与驭人之术。突厥若是能趁着其后方死守前,在三个月内打下整个大周,说不定能成事。
否则便会后院失火,前后顾暇不及,远征的粮草与兵马供给的问题也将暴露。
突厥现在最差时间。
而徐子墨拿出了水磨工夫,慢慢磨他们。他将兵士分成几批,一批批车轮式不停地骚扰,既不和他们硬碰硬,也不让他们能够正常进攻。他专攻小城,以极小的代价将江南城围了起来,却不动中间一块防守森严的硬骨头。
拖。
慢慢拖。
再拖长一点工夫。
只要拖到他们士气衰落,粮草不足,筋疲力竭,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