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还时常默默垂泪,神色十分痛楚。
天子既忧,臣民自当同悲。
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傻到会跟康熙反着来。
但偏偏有一个人,就是无视了这样的环境和气氛。
在康熙及随行众人为了早夭的十八阿哥痛心的时候,皇太子对此毫无表示,完全没有任何对于幼弟去世的痛心和忧虑,甚至照常出外游猎玩耍。
这一来,便深深触怒了康熙。
康熙心中原本就对皇太子藏有诸多不满,从前一直都压抑着,只是如今看到皇太子对自己早夭的幼弟毫无友爱之心,甚至是漠不关心,这一下子就让康熙想到了康熙二十九年,也就是皇太子十六岁时,往行宫探望他时的情景来。
那时候康熙病重,心中思念自己养育多年的儿子,渴望亲亲的陪伴,因此从宫中将皇太子及皇三子宣召而来,结果当时尚是少年的皇太子与皇三子见到康熙后,不但没有半分着急担忧之情,甚至还将不耐烦写在了脸上。
兄弟俩这样的态度,给康熙留下了很深的刺激,康熙当即令兄弟二人回转京师不得延误。但因此,康熙心中对太子的芥蒂与心结也就种下了。
皇太子对自己病重的皇父尚且没有亲情可言,又怎么会怜惜一个异母所生的兄弟呢?康熙心中积压多年的怒火与怨气再也抑制不住,康熙重重斥责了皇太子。
但皇太子不思悔改不反躬自省,反而怀恨在心,变本加厉,甚至每夜偷偷逼近父康熙所居的御营从缝隙向里窥视。此举动使康熙日夜戒备,深为不安,终于忍无可忍令人拘执太子等候发落。
目睹这一切的胤祯可以看到,事件的发展,果然朝着齐格书写给他的历史走向而去。
康熙在拘执太子之后第三日,将太子乳公凌普从内务府总管职位上革职,并另发圣旨,令留守京城的八阿哥署理内务府总管,这一举动,举朝上下都很震动。
毕竟在这个时候,康熙令八阿哥为内务府总管,实在是表现了对八阿哥极大的信重。
出了这样的事情,康熙自然已无心再继续出塞行围了,并令大队人马拔营回京。
实质上,康熙在拘执太子之后,也不能将太子就这样放着不处置,总是要做出一个决断的,而这样的决断并不能在行营做下,以防京师有变,康熙必须要回到京城之后,方可做出最终的决定。
康熙回京后,一面命人准备十八阿哥丧葬之事,一面派遣官员将废皇太子之事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将废太子幽禁于咸安宫中。
在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知道,一动不如一静,如若想要有什么动作,都必须得等到尘埃落定后方可行动,谁也不会在康熙正经历如此重大的人生打击的时候冒出来做些什么事情。
可偏偏有个人等不及了,非要跳出来作妖。这个人是谁呢?他便是早已受封为直郡王的大阿哥了。
☆、第36章
直郡王对皇太子一直都是很不服气的。
自古以来,立太子不是立嫡便是立长。直郡王并非是康熙嫡子,却是康熙之长子,因此,直郡王的心里对太子之位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
奈何康熙十分看重皇太子,纵然直郡王对太子之位十分有想法,也不可能将太子之位给抢过来了。
可如今太子被废,直郡王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从塞外回来及回京后,康熙都是令直郡王看守废太子的,在直郡王看来,这是康熙对他莫大的信任和看重。当然了,在直郡王看来,这也是一种信号,一种他可以上位的信号。
因此,在这一段期间里,直郡王很是意气风发,他表现出来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好像他就已经是下一任太子了似的。
直郡王的心思这样外露,这京城里该看到的人也都看到了,但是很多人对此都是十分沉默的态度,大多数人的心里其实都明白,康熙刚刚废了二阿哥这个太子,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度新立太子的,只不过,没有人同直郡王说这个。
康熙回京废太子,自然随着出塞行围的大队人马也都跟着回京了。
朝中之事胤祯都是知晓的,只是他很明白,在这个时候,还是静观其变比较好,如果可以,尽量不要让自己牵扯进去。
胤祯不理会外间事,回京后每日照旧去上书房点卯上课,但没过两日,他就没法子去上书房上课了。
这回出事绊住胤祯脚步的,倒不是外头的人,也不是那些阿哥们,而是齐格。
齐格灵魂出窍的状况又出现了。
这回出现的灵魂出窍的状况与上次有很大的不同。
上回齐格虽是入夜上榻之后会强制灵魂出窍,但每日清晨十分她的灵魂都会归位,不会影响齐格白天的活动。
但这一回,齐格从出现灵魂出窍的状况后,她的灵魂就没有归位过,而且,不论她怎么努力,她的灵魂都没有办法归位。
这一次,她的灵魂也没有四处飘散,只是徘徊在她的屋中,她能看到眼前发生的所有一切,但屋中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