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灵江初遇
南盛的小盛朝廷在江南金陵。
当年先帝急病暴毙,太子和几个兄弟忙着争夺皇位,却没想到胡人的大军这么快就攻破了长京。兵荒马乱之际,刚刚荣升贵妃的张氏抱着三岁的幼子狼狈地逃出了长京。
在金陵建立小盛朝廷后,众臣便推立了杨靖的一个兄长为皇帝。当时张氏虽然身为贵妃,地位最尊,但她刚刚升上贵妃不久,且是以舞女之身入宫,身后并没有庞大的家族可以倚靠,因此一直低调做人,做出一副温柔敦厚,老实可亲的样子。
杨靖的三位兄长都是他的幼兄,年纪不超过十岁。也许是长京之乱给他们带来太多的惊吓,也许是江南的水土让他们无法适应。总之他的三个兄长,竟然接二连三地死去。
在杨靖五岁那年,他终于做上了皇帝。
懵懂的小皇帝沉浸在江南秀丽而安逸的生活中。什么国耻、家亡、故土、百姓那些都离他十分遥远,不过是应付太傅和老臣们的话罢了。
杨靖从小就聪明灵慧。因为周围的人都宠着他,爱着他,敬着他,让着他,因此渐渐让他养成目中无人,骄傲任性的性格。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最了不起的。不管是学问还是马背上的功课,他都比自己死去的那几个兄长学得好。因此当他听说萧家有个小少爷,六岁便咏出“北燕衔春泥,今朝落谁家”的句子,引得众人皆赞,甚至连太傅也夸赞不已,杨靖才被深深地打击到了。
原来有个家伙比自己小一岁,却比自己更聪明,得到了更多的称赞。
杨靖越想越生气,不由生出比较之心,自此格外认真地读起书来。
书读得最多,明白的道理也就越多。
渐渐的,杨靖不由会想,难怪那个萧家的小子会得到那么多名学之士的称赞。他只是南方士族中的一个小公子,却小小年纪就有收复故土的大志,而自己身为大盛天子,又怎么能沉溺于江南的安逸,忘记先人和百姓的期待呢?
因此杨靖竟慢慢稳重起来,对收复故土之心也越加坚定。十岁那年更是在朝堂上发下誓言,必要夺回被胡人占领的大盛土地。
杨靖暗中一直将萧家那个以聪明早慧而闻名的小公子视作‘敌手’,心交已久,但萧家祖宅和根基都在钱塘,萧季一直随母亲兄长住在那里,虽然期间来过几次金陵,但阴差阳错,一直没有与杨靖见过面。
直到萧季十二岁那年,跟着授官进京的大哥萧伯元到金陵定居下来。
“张吕,你看那边是不是花舟?”
灵江桥上,一个英俊的少年兴致勃勃,手搭在额前遮着阳光,眺望远方的景色。
张吕跟在他身后,向那处望了望,随即笑道:“九公子,是花舟。”
杨靖在众兄弟中排行老九,张吕其实比他年长,但出门在外,杨靖便让他叫自己‘九弟’,张吕如何敢?再三推辞,最后以‘九公子’称之。
杨靖很少出宫。一来被他母后看得太紧,二来他是个上进的,每日不仅要学习政事,还要骑马练武。兼之他去年开始亲政,整日忙得团团转,哪里有时间出来消遣?
这日他也是忙里偷闲,突然想出来转转,又怕被母后知道了再派一堆人在身后跟着,弄得浩浩荡荡,索然无味。便拉着张吕私下跑了出来。
二人趁着侍卫轮班之际,从后殿颓废的矮墙上翻了出来。这也就是在金陵的小盛朝廷,宫殿是在先朝行宫的基础上翻修的,远没有长京的大盛宫殿恢宏雄伟,且年久失修,当朝皇帝才能带个伴读仗着熟悉道路,从个破落后墙翻出来。
先前是因为内务府没银子,没钱给皇上修宫殿。后来小盛朝廷渐渐在南方扎下根来,民心渐稳,税赋增多,当地的士家大族也多有捐赠,朝廷渐渐有了钱。但这时候杨靖也懂事了。他两次拒绝了大臣们要给他翻修新殿的奏折,命令将银子全部节省下来,以作将来北伐之资。所以小盛朝廷的宫殿才越来越破落,方便了他的偷溜之举。
花舟是灵江上的一道名景。小小一片竹舟,上面只有一个窈窕女子撑舟,每次只能载两个客人。客人们对桌而坐,舟女在后,遥遥荡荡,欣赏两岸美景,说不出的潇洒旖旎。
杨靖放眼望去,只见宽敞清澈的灵江上,三三两两,都是载客的花舟。那些舟女明媚皓齿,韶华年纪,划船的动作娇俏优美。舟客们也都是风流雅士。
杨靖看着这美景,忽然心中升出一股难言之感。
十几年前,大盛北方的故土全部落入胡人的手里,立都两百余年的长京一夜之间被他人占领。如此耻辱尚未洗清,这些文人墨士却已经忘记了。他们生活在这富庶安逸的江南水乡,岂还记得故土的亲人百姓?
杨靖越想越是郁闷。既恨这些人不争气,又恼恨自己还不够强大。
他正默默运气,忽听岸边一阵喧嚣。闻声望去,只见岸边的杨柳树下,一个红衣少年正在用马鞭肆意抽打一个老汉。
那老汉好似不堪鞭打,匍匐在地上苦苦哀求,但那少年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