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陆青山:“嗯。”
母子三人是在难民堆里找到苗儿的,那个时候,她带着几个人手里拿着纸笔在记录什么。
陆英娘走过去问好,苗儿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听闻她的来意,眼睛弯了弯,立刻让人给陆青山拿了纸笔。
陆青山时隔几月,再度触摸到曾经最心爱的毛笔纸张,心里感慨万千,复杂难言。
苗儿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吩咐道:“这些人当中,他们的籍贯,姓名,年龄,有无家人都要好好记录。”
陆青山愣愣点头,“喔,好,好的。”
然后就投入了做工中。
山上的孩子识字时间太短,眼下难民投奔的一天天增多,这项记录工作无疑缺人手。
所以当苗儿听闻陆英娘也识字之后,立刻让人给拿了纸笔,不好意思笑道:“抱歉啊嫂子,你也看见了,我这山上实在是……,麻烦你了。”
陆英娘摇头表示不在意,事实上,这样一来就找到事情做,让他们母子二人的心都安定许多。
只要他们有用,就总不会饿死。最怕他们被当做闲人养着。
陆英娘抽空瞥了一眼认真记录,一脸坚毅的儿子,垂下眼,嘴角微微上扬。
或许堂哥说的对,他们来这里未必不是一条生路。
这一忙就忙到了天黑。
晚上他们把记录好的纸张交给苗儿,苗儿仔细看了看,发现陆青山和陆英娘的记录做的最好,不仅把籍贯姓名这些记录了,连对方有什么特长都一一记录下来。
苗儿恍然大悟,“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嫂子,青山你们可真是帮大忙了,来,今晚来我家吃饭,饭后我还要跟你好好学学。”
她不由分说的拉着陆英娘往家里走去,祁家早准备好了一大桌饭菜,看到陆英娘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就把人招待进来。
陆英娘还在人群中看到了顾大夫一家,笑着打了个招呼。
顾大夫摸了把胡子,笑道:“原来是英娘,这么久不见,你都变了好多。”
不等陆英娘伤感,这小老头儿又道:“英娘快带着你孩子坐过来,这祁小子家的饭菜可香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大大的圆桌上,竟然分为两层,最上层摆着红烧肉,红烧鱼,炒野菜,炖肉大杂烩,还有鸡蛋野菜汤。
很简单平常的菜色,分量却很足,让人感到几分温馨。
陆英娘带着儿女坐下来,然而等到吃饭的时候,她看着转动的桌层,吓了一跳。
苗儿体贴给她解释,“这是佑哥想出来的,因为人多,担心够不到菜,所以想吃什么,转动一下桌层就可以了。”
当初刚做出来的时候,他们也好奇的不行,听佑哥说,他把这个技术讲给了陆家,又赚了不少钱,可惜佑哥赚的多,山上的开销更多。
苗儿夹着菜,吃着饭,思绪不知不觉又跑到怎么安置那些难民身上去了。
陆英娘看其他人,都是见怪不怪的表情,她默默收起惊讶,继续埋头吃饭。
这位祁公子到底是什么人。
第六十四章
祁佑说干就干, 自从有了滑轮, 手底下又有人, 每天饭菜管饱,那些难民的积极性别提多高了, 造纸厂和砖瓦厂很快就建造好了。
最简单的造纸就是用树皮,麻头, 渔网等植物为原料,经过挫,捣,抄, 烘等四个步骤。
用时最快, 成本最低, 但造出来的纸也只能勉强使用,想要入那些大户人家的眼还是不行。
苗儿却道:“我们可以把纸卖给普通人啊。”
祁佑摇了摇头, “不行,这样对那些世家大族有冲击,我们现在羽翼未丰,还不能跟他们硬碰硬。”
祁佑就把这些纸留作自用,反正山上孩子还要念书认字。
祁佑又把目光投向了隔壁山头的竹子,最开始造出来的竹纸, 脆而易碎, 且不易吸墨,这是因为那时的人们无法将竹纤维完全打碎。
但祁佑不同,他生活的年代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他读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就谈起过这些造纸技术。
他知道怎么用竹子造出最上好的纸。只要用对了方法,竹子造出来的纸张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细腻,绵韧平整,能与某徽宣纸齐名。
虽然非常费时间就是了。
祁佑住人的这座山头其实不是最靠近金城的那座,当初主要还是考虑到安全性。
现在他把造纸厂就建造在隔壁山头,那才是最靠近金城的山头。
工人们(难民们也是转换了身份滴)就地取材,顺带还人造了一个池塘,把竹子丢池塘里泡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