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本是京城女,未及总角上天山。
数得十年暑寒风,便许此躯戍戎边。
诗写的不怎么样,不过别难为在下,过往十数年全在这儿了。
八岁之前,我是将军府这一代唯一的女孩,跟着哥哥弟弟们在京城,整日舞刀弄枪,偶尔斗鸡惹狗。
太奶奶总说我再这样,以后肯定是嫁不出去的,哥哥弟弟们就一起哄笑,然后争着说要养我,以后让我住他们家。
到了七岁,哥哥们里面年岁大的去了边疆历练,以后他们是要继承父亲和叔伯们职责的。
还不够去边疆年岁的,去了宫里给皇子们当伴读。以后到了年岁,还是要去边疆的。
这是我们陈家的职责。陈家的先祖前朝的边关守将,也是和本朝开国太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
先朝亡时外族趁机过来掠杀,陈家先祖没兵没粮,只能带百姓不停的往关内退。正巧遇上造反的太祖,三言两语一拍即合,先祖帮太祖打江山,太祖给钱给粮打外族,二人也成了结义兄弟。
陈家一族都没什么大志气,只想把外族的狗脑子给他打出来。
后来本朝立了,先祖们回了边关,把孩子们和家里的老夫人留下来,一方面是皇城里安全孩子不会夭折,另一方面也就是为了宽上面那位的心了。
后来就养成了习惯,孩子满周岁后就送回皇城,十五岁了再回边关。但坚决说自己就要当文官或者就想做个普通人的也是随你开心。
陈家的上两代的人大多都是在边关没的,除了我未曾谋面的小姑姑。
据说,十年前小姑姑是本朝皇帝元后,帝后感情甚好只是没有孩子,不过小姑姑是双儿,陈家女子双儿难孕也是常事了,帝后感情甚嘉,又有其他妃子生的孩子,所以朝里大臣也没什么反对的。
那年秋狩时,小姑姑和皇帝一同被上百刺客埋伏,侍卫伤亡保重,最后就是小姑姑拿刀护卫皇帝的。
最后一个侍卫死职后,小姑姑连杀十余人,才等到了援兵,最后却伤重不治。
小姑姑死讯未到边关,外族就来袭,陈家上两代人死伤二十余。
这也是为什么陈家不分家,且小辈们都是一起养育的原因了,战争从来是用人命填的,战场上也不管你是农夫的儿子还是将军的儿子的。
不过这些和八岁前的我都没什么关系,那时候我就是个带着三个弟弟玩耍的人间小丫头,每日练武打架听太奶奶讲陈家女儿双儿该做什么就好了。
在别人看来,我若不和其他丫头一起叽叽喳喳的聊衣裙斗草,那可能就准备和哪家的小子约架。
皇城里我认为最好笑的笑话就是陈家的儿子不精贵,女儿和双儿却是个个精贵,不是皇后就是太子妃的命。只可惜一代都不一定有一个女儿或双儿,养的还没有乖巧样子。
陈家人可没几个寿终正寝的。
我那时候烦心的可不是如他们所想的和谁家小女儿一起穿哪件裙子,读哪本书,要哪根草。
而是几个做伴读的哥哥总是装作被皇子哄着带他们来我家。我得配合着装傻,甜甜的这个哥哥长那个哥哥短的感觉简直比走几路拳还要累。
后面大纲大概是,
皇子一和她说以后让她做她的皇子妃,皇子二三四也是这样说的,她都装傻答应了。
八岁时候,宫宴上皇上问她想要什么,因为皇上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发妻,想给这个陈家女儿一条好走的路。
她却说:人人皆言天山武医双绝,我最想的就是去天山拜师学医学武。
皇帝应允了,她就去了天山。在天山上的恢复真实面目,和师兄弟们打成一片,还给自己拐了几个嫂嫂回去。
十年后,学成下山,便去边关,守城打仗,师兄弟去帮忙。
不到两年,皇城诸位皇子争位,皇帝选好继承人后把她喊回来与选好的继承人大婚,一山红绸,遍城喜色。
于是先是太子妃,然后就成了皇后。
自三十岁,长困于深宫,未曾有子(也不可能有子)。
皇帝和她也只是合作关系,她等于是一个高级暗卫和靶子。
一开始皇上虽然理性上知道这样,但在情感上,还是痛恨她,不止是不给自己爱的人让位,还有她的存在代表了他这个皇帝当的无能。
但随着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皇帝有一点点点爱上了她,却也怕她,因为她太优秀,太厉害,皇帝不懂她为何愿意困居宫中,怕她图谋甚大,怕陈家造反,但理智上还是很信任陈家,或者说陈家太好用了,又觉得是不是这个女人真的喜欢上自己了,毕竟自己不让她有孕她却毫无反应或者说埋怨,只说这是应当的,满满的理解。
年老后,皇帝选好继承人,更怕下一任皇帝受控于她了,多次问她为何愿意入宫。
她终究说了实话,“这么多年过来了,我知道陛下始终心里有根刺在,不信妾身。但,陛下请放心,妾身不喜欢您,所以不会感情用事,不会嫉妒,妾身只会做好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