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人捐了半个兵营的伤药也是没谁了。
结果事传到知县大人耳朵里,大人臊的脸红:“一介农户都知道忧心战事,我们这些吃皇粮的只知道打嘴皮子。
于是在衙门里发起募捐,结果募来的钱还不够一车药。
大人不开心,很不开心。
底下的帮闲痞子一个个哭穷:“大人,我们就那点月钱。这上有老下有小就指着那点钱花……”
有个眼珠子灵活的出了个主意:“大人,咱们清贫,商户们不贫呀。”
知县大人觉得此计甚妙,当夜就在衙门里宴请县城各大商户,一夜觥筹交错,言笑晏晏。
第二天,知县大人心满意足的派人把募捐来的药材往南州押运,也派人快马送上了“请罪折子”。
“请罪折子”到了陛下桌案上,陛下看的龙颜大悦,特地在小本本上记下知县的名。当即传唤阁老,拉着阁老们商议如何给前方的将士们送物资表心意。
陛下一番御下之术,京官们和京内的富户“心甘情愿”的为南州战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地,一个破县城芝麻大点的官都捐了多少多少,不捐等着被替下去?
奶奶的,一个破县城的小贩都捐了多少多少,不捐等着被同行笑话?
一场由江橙引起的夏朝大范围的捐粮捐药,甚至捐大夫的风潮,让南州打仗的将士们看的一愣一愣的。
驻守这么多年边关,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的粮草和药材。这还是那个克扣兵卒粮饷的朝廷吗?京都金銮殿里的宝座没换主人吧。
大将军同副将面面相觑:
你上折子了?
没有,不是将军你上的?
朝里那些黑心肝的家伙们转性了?还是在哪捡金矿了?
将军甚至派人暗暗查看军营名单,又偷摸摸让人打听是不是谁家后辈来军营里混军功了。
摸查好几天,没有啊,各家后辈没有在南州的啊。大部分都在京都寻欢作乐呢。
将军最后只能不得已相信是陛下对他们寄予了厚望,是朝野对他们大力支持。于是带领兵将们冲锋陷阵,夏军士气高涨,所向披靡。
诏国贼子被夏朝将士们打的节节败退。
捷报送入京都金銮殿,而何遇的信也被送进江家的庄子里。
虽是何遇的字,但字迹潦草,应是匆匆写下。
一是报平安,二是报喜。
何遇到了以后就开始上战场,现在已经从小兵升到了伍长。
一家人开心的让周婶做大餐庆祝,老太太甚至满怀希冀:“遇小子真能干,咱家要出大将军了。”
江橙撇撇嘴:小伍长而已,就骗骗奶奶她们几个没见识的。再说何遇可不是咱家的。
但是上翘的嘴角已出卖了她的内心。
何遇的一张薄纸换了一沓子回信,大人们写了一封,信里无非就是各位长辈们的殷殷叮嘱,叮嘱家里未来的大将军好生照顾自己,莫冲太前。与同袍们好生相处,莫生嫌隙等等。家里的长辈都未参过军,也给不了什么建议,翻来覆去都是让何遇保护好自己的话。
奶奶说:遇小子真棒,战场上要听指挥,保护好自己。
大伯说:何遇啊,打仗听将军们指挥,受伤了别硬撑。
二叔说:……
一张纸把每个长辈的话都排列在上面。
小辈们则是一人一封,都会写字,不用求别人执笔,任性!旁人写了啥江橙不知道,她只写了:“活着回来。”
未拿起笔的时候觉得有千言万语要写给他,但拿起笔,却不知该从何说起,特别是有些话不知该以何种身份说。自晓得心意以后江橙总觉得她说话可能逾越,越想越不知道写什么 。思来想去只把最重要的,最希望的写给他。
活着回来,最重要。
想到活着,江橙没来由的想起前世的家人。她没有活着回去见家人,也是这时候她忽然就体会到一些家人在她离世后的痛苦。
想着想着又没来由的难过。
老太太和江王氏看的甚是忧心。
“这孩子,又不知道怎么了?”
“再这样恍惚下去,可咋办啊!”身体会吃不消的。
江王氏心疼的同江德柱抱怨:“橙子今儿不知道怎滴又恍惚了,吃饭就吃那一点点,喊她她都没听见,吃完也不说话,自己就回屋了。跟丢了魂一样。”
江德柱一听眉头紧锁:“不是桃子哄好了吗?咋又跟前段时间一样了?啥时候开始的?”
“就今儿午饭时候发现的。上午去给何遇寄回信还好好的。”
--------------------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时间调一下,0点人太多了,试试12点。
第62章 对症下药
豫州地处中原,中原多杨树。此时正是杨花飞舞的时节,飘飘扬扬的杨花像是在春天里下了一场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