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眼看起来挺伤感,事实是廖茗觉不在第一天,王良戊和肖屿崇去吃了寿喜锅自助餐,发照片到群里,引发公愤;廖茗觉不在第一周,肖屿崇和胡姗去吃新开的酸菜鱼,还对着镜头比耶,引发小范围公愤;廖茗觉不在半个月,王良戊带了大闸蟹给胡姗和肖屿崇吃,三个人的合影发到群里,引发廖茗觉的愤怒。
廖茗觉白天基本都在上课,晚上也要自习,大家甚至会集合站在一起喊口号来鼓舞士气。廖茗觉不喜欢干这个,所以被讲师批评了,晚上看到大家玩得很开心,委屈像积蓄已久的冷水,从头直接泼下来。
她没有在群里发言,却哭唧唧给每个人群发了同样的苦水。
邓谆的多加了一句“很想你”。
于是,邓谆和胡姗决定去看她。
经胡调查员和邓调查员核实,另外两人缺席的确有正当理由。到了大四,嫌疑人肖某的论文濒临死线,却因他本人的完美主义想推翻重写,嫌疑人王某要代表实习单位参加竞赛,目前正在郊区答题。
胡姗和邓谆叫了网约车过去。他们和廖茗觉约好一起吃晚饭,邓谆买了水果和奶茶,准备到那边给廖茗觉吃。胡姗前段时间买到一款很舒服的无钢圈内衣,亲身体验不错,于是囤了几件给廖茗觉送去。
他们早早地出发,一切都很顺利,只可惜世事难料。
车子因为事故被堵在了高架桥上。
起初两个人都还挺耐心,但耽搁的时间长了,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
胡姗用手机查询到目的地步行要多久,勉强下定决心,回头想跟邓谆提议,就看到他手机上同样是地图界面。两个人一拍即合,下车步行。桥两侧边缘有窄窄的人行通道是万幸,虽然离目的地还很远。
胡姗抬起手抱怨:“怎么这么晒啊,早知道今天就涂防晒霜了。”
邓谆像突然想起什么,遗憾道:“早知道给廖茗觉也带一支。忘了。”
“她每天就复习,不会晒太阳的。”她侧过身,扬了一下手臂,“你这脸的大小是真实的吗?嫉妒死我了……但你这已经不是消水肿了吧。”
邓谆不吭声,只顾着埋头走,从她身旁经过。
胡姗舒了一口气,追上前去问:“要不要喝点水?你真的看着瘦了很多。上次叫你去吃饭你也不去。怎么了?廖茗觉不在就闹情绪了?”她最后一句纯粹是玩笑话,单纯想活跃气氛。
“不是。”他却只简短地回复,看起来格外疲倦。
胡姗是深思熟虑后才这么说的:“先休息一下吧。”
放在往常,邓谆即便不想说话,也不会这样抵触,多半是实在辛苦,才如此惜字如金:“不用。”
“休息一下,你先站着别走了。”胡姗拦到他跟前。她原本语调还冷冷清清,眼下也着急起来,“邓谆,别着急。你不舒服吗?不舒服就告诉我呀。”
他说“没事”,无力令她感到强烈的不满。胡姗说:“你别这样好吗?你之前就这样,好像除了廖茗觉,大家都跟你没关系一样。我很担心你,你就当我不舒服,现在休息一下可以吗?”
她看到他转过身。
邓谆漠然地望着她。有时候,胡姗会觉得他讨厌,但她也很想抱抱他。尽管不会主动这么觉得,她也能理解,廖茗觉之所以打从一开始就特别关照他的理由。邓谆是个可怜而可怕的人。习惯了说谎,把喜欢他的人耍得团团转。
她希望她的朋友能是更健全一点的人,更积极一点的人,更真实一点的人。
但人和人的相遇往往不讲道理,学生时代不掺杂利益的友谊也是如此,无法抵抗,难以回避。
“邓谆,”胡姗的嘴唇翕动,她近似悲怆地问,“你不舒服吗?”
他没有回答她。
邓谆直直倒了下去。
很难描述清当时的完整经过,因为胡姗忘记了。她忘了自己是先惊呼还是先扑过去的。“邓谆!”她大声叫他的名字,一切画面宛如电视剧,她把他翻过来,把头垫高,让他的上半身靠进怀里。
邓谆磕到了脸和嘴角,有不算多的血流出来。胡姗的手在发抖,要打120,不能惊慌失措。等待救护车来到的过程中,她一直在喊他的名字。邓谆看起来那么瘦,大四没有课,大家都很久没见面。前段时间虽然病怏怏,但好歹没到这地步,加上往常本来就丧兮兮。
说来好笑,这是胡姗这辈子第二次上救护车。第一次是小时候祖母去世。祖母是家里唯一照顾她的人,父母动粗,祖母也会拦着。
她被医护人员询问与患者的关系,胡姗说,朋友。
“我们是很好的朋友。”
她坐在原地等待,邓谆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胡姗垂头丧气地坐着,没有开始哭,就听到走廊尽头的询问声。
“请问一下——”肖屿崇没说完,他们就对上了目光。
胡姗说:“少爷!”
这个称谓平时是调侃,可到了这种时候,配上哭腔,居然拉满喜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