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是需要英雄的。
尤其是在一九四零年这个堪称最艰难的年头。
更格外需要塑造一个英雄出现。
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然全面爆发,闪击波兰,奇袭北欧,逼降法国,如今大半个欧洲已经屈服在小胡子的脚下,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坐困本土。
在一九四零年的人们看来, 轴心国似乎已然大势所趋,胜利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当初常凯申曾无比希望国联介入,调停中日战争。
再看一看现在,国联的两个大佬,一个被德国人打得溃不成军,仓皇竖起白旗, 只剩下少数人在伦敦保持名义上的存在。
另一个也十分狼狈地从敦刻尔克“胜利转进”回本岛,决心咬牙死撑,就算这一仗打完, 大不列颠帝国将会跌落泥潭,跟霸主地位彻底告别,那也必须要拉着德意志一起坠落。
而中华自己,眼下的局势几乎跟当年清朝与南明一般无二,而正如满清最后为了消灭南明,选择采取以汉制汉的方阵,后期对付南明的主力全以明朝降军为主体改编的绿营兵。
随着广州、武汉的相继失守,桂南会战之后,最大的外缘线——滇越铁路线也被切断。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开始效彷满清当年平定南明的策略,积极与各地士绅地主合作,以汉制汉,而日本所选出来的人, 就是成一快。
成一快做为当世国府的二号人物,他的公开叛国投降行为, 以及反过来替日本人招降纳叛诱, 这一切所作所为,对战争的影响, 彷佛就和叁百年前,孙可望投降清朝一模一样。
所有人都觉得我们恐怕就是第二个南明,因为从各方各面来说,都太像了。
就连南明内部的争斗,也一样在皖南发生了。
现在是最困难,最绝望的时间段,轴心国高歌勐进,所向无敌,对外的求援通道全部断绝,没有哪个国家还有精力管,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这仗继续打下去,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也觉得:我打不走日本人了,但还有我儿子,儿子打不走,还有我孙子。
几乎没有人会觉得日本会在五年后投降。
此前的战役,只差一点就打到重庆了,假如连陪都也失守了,接下来改往哪里去?
云南么?最后像永历一样去到缅甸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急切的需要一个英雄站出来, 以弥补人们心灵的空虚,振奋全国上下的士气和斗志,坚定大家抵抗到底的决心。
所以说当时四川民间才会有“剑仙救国”的声音。
因此在这个时间点,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战场上斩将杀敌还是你行刺杀之事,只要能做够出一番事迹来,都会得到极力的宣传,塑造。
即便是常凯申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让手下这么做,他虽然痛恨徐重光,但是成一快毕竟是他多少年的宿敌了,先前几次刺杀均告失败,现在被徐重光给杀了,他还是很高兴的。
赤色同盟会更是乐见其成,赤色武神的称号,本是也是他们所推动的,还专门题了一幅字。
武神本就是民间对徐重光的尊称,在前面加上赤色二字,这样一来,任何人在想到徐重光之前,都会想到这赤色二字所代表的势力。
日本方面自然是愈发地气急败坏,徐重光先后刺杀了成一快和康德皇帝,这两个人虽然是傀儡,但都是难以替代的傀儡。
成一快死了,日本人当然可以扶持第二个人上位,可是成一快对国府来说,就相当于孙可望对南明那样。
那是能屡次跟常凯申争夺魁首之位的元老级人物,他振臂一呼,多少老部下都争相归附,而且对国府的虚实了若指掌,让日本人上哪里去找第二个这么好的傀儡?
康德皇帝更不必说了,你就算再从满清皇族中寻找一个推上皇位,可又有谁的地位和正统性,能够跟正儿八经的清朝末代皇帝,两次复辟的溥仪相比?
在这两个人的地位,是没有办法找人完全替代的,因此这令日本人极为地气急败坏,通缉令悬赏额一高再高自不必说,军部也是下了死命令,务必要取徐重光的人头。
徐重光从那之后便开始频频遭到刺杀,也受过伤,但尚不至死。
其实他自己本来就是求得一死,但他收到了赤色同盟会那边的消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在当前背景下,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英雄人物,就连民间说书的人都在说:
“裴武神真乃英雄豪杰,精忠报国,单枪匹马,他一人一剑,杀国之奸贼,斩前朝末帝......”
武神和武圣名号早已不再是民间的称呼,而是官方宣传的时候,都是承认且往这个方向宣传和塑造的。
区别是赤色同盟会强调赤色,强调赤色理念思想,而国府嘛,武圣关羽是以忠义闻名于世,所以他们宣传的时候,更多是强调忠义的思想。
可以说如果现在是一个封建王朝,等徐重光死后,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被立庙封神,甚至有机会像关羽取